欢迎您光临初阳书院网站 初阳书院微信号:chuyangsy
首 页 关于书院 师资力量 教学活动 教学成果 初阳讲坛 招生报名 小学(蒙学班) 联系我们
 
· 初阳特色,一往无前|吴志坚博士在20..
· 在爱与自由的旷野上初阳方升——记20..
· 初心不变,携手向阳|刘禾秋校长在初阳..
· 初阳•阳光班|每个生命的..
· 诗词启智慧 经典润心田——初阳学校古..
· 蒙氏宇宙教育︱初阳学校(小学部)招生..
· 初阳中学基础部2024秋季招生报名启..
· 初阳蒙小舞台剧《生命的诞生》,带给您..

在教学内容上,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基础并重。主干课程有三类:
1、传统国学课程:以原典为中心,培养学生研读能力,文史常识教育贯穿其中。
从第二年开始,实行导师制,培养研究和写作能力。
2、英语及西方文化课:全外教授课,全英语教学。
3、常识与实践课程:泛读、美术、音乐、体育、科学、地理等。

国学课程由国内一流大学相关专业博士学位获得者,或副教授以上专家授课。英语及西方文化课由外教授课。  
初阳书院国学国际班QQ咨询:2284475192
邮箱:cycollege@163.com
欢迎来校参观或观看教学展示。

 
首 页 >> 详细信息


学校教育为何成了痛苦的回忆

2014/7/3 关注人数:1826

绝大部分在校受过心灵伤害的学生不会采取过激行为,只是,他会把这些伤害埋藏在心灵深处,并且会对“教育”作出错误的判断。

广东开平市某校初三学生谢某,因对小学六年级时班主任侯某不满,行刺侯某,连捅十余刀,手段残忍。谢某认为当年侯老师“留堂太多,有些针对我”。今年以来,已有多起学生以暴力报复教师、同学和家庭成员的事件。有关人士批评学校教育注重“育分”忽略“育人”,造成部分学生被“边缘化”,成为“边缘生”,这些需要关爱的学生在家庭得不到温暖,在学校也遭到冷落(据6月28日新华社报道)。

作为极端的个案,也许没有必要放大其中的意义。但事件的诱因有普遍性。我并不同意“边缘生”的提法,在疯狂的应试教育中受到伤害的,是所有学生,也包括教师。两年前媒体曾报道,南京拉萨路小学两名“杰出校友”借儿童节对母校老师的回忆:撕作业本、罚抄作业、写检讨、暴力体罚、批斗会……那一系列侮辱学生人格的行为骇人听闻。

这两名学生并不是“边缘生”,而是母校老师的骄傲:上了名牌中学、考进“985、211”,都留学世界名校。按中国惯例,两位“优等生”应当对母校感恩戴德,对严师无比崇敬,然而,童年的伤痕无法抹去,她们忍耐了十年,终于喷发出来了。问题少年行刺报复小学教师,比较少见;绝大部分在校受过心灵伤害的学生不会采取过激行为,只是,他会把这些伤害埋藏在心灵深处,并且会对“教育”作出错误的判断。

教育界内部,也仍然存在一些误识。比如,开平市方面介绍,“6000多名中小学教师,仅十多位拿到广东省的A级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证”,“学生人数众多,政工教师疲于奔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很被动”,谈的是治标之难。学生工作不能只依靠“政工教师”。我关心的是,为什么中小学生会有那么多的心理问题?学校和教育部门有没有做过认真的探究?

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在这一阶段,只需完成教育,而不得通过考试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可是,现行的小学和初中教育普遍以过重的作业负担和频繁的考试检测来淘汰学生,用考试分数在心理上损伤,在人格上贬低。“学霸”“学渣”这类词语能迅速在中小学流行,窥一斑而知全豹;“差生”,这个违背教育伦理和职业道德的词语,常常出现在校长教师口中,甚至出现在“经验介绍”或“教育论文”中!童年少年时期在学校遭受的种种人格贬损,学生心理受到伤害,这一时期的幸福快乐被剥夺了,想要忘却,很难。

教师按考试成绩公开排名次,不管出于何种考虑,结果必然会羞辱学生;学校考查评价教师,以考试分数决定奖惩和收入,大部分教师没有能力对抗,也没有能力消化这样的压力,于是把压力转移到学生身上,这些,仍然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其实,“班均分”低两分有什么了不得的?然而学校不这么看,家长也不放过。目前学校的“反教育”现象,教师固然有职业修养方面的问题,但不合理的评价体系要负责,家长也要负道义责任。

专家认为,应当“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相关国家规定的心理健康从业证”,我认为,“不健康”的评价体系才是病根,只有从行政上改变“分数至上”的评价方式,才有可能对教师提“心理健康从业”要求。由此,教师按教育规律办事,不把学生当“产品”而把他们当人对待,不谈“成功”而讲“成人”,教育才会成为生命与爱的记忆。

(来源:新京报 吴非教师 )

 


[返回]


 
 
 
共 0 条 共 0 页 现 0/0页

姓名:
留言:
   
 
 

 

网站地图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电话:0571-87981580、13957146781
校园地址:衢州市龙游县东华街道街路28号龙游初阳书院 备案号:浙ICP备2024130323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33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