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我比较火,因为一部电影——《中国合伙人》,其实里面有些内容不太符合实际,比如我大学从来没有谈过恋爱。电影里面黄晓明比我帅,但他没有我这个气质。”昨天下午,重庆七中礼堂,这么一番特别的开场白,带着些许的幽默和激情,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与沙坪坝区的校长和老师们,一起分享了自己对于“培养健全的孩子”的理解。
只教孩子知识远远不够
俞敏洪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一个人拥有四种责任感(个人责任感、家庭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使一个人有尊严和自尊地在社会中幸福快乐地生活。
因此,他提出了对孩子最重要的九个方面:真诚高尚的人格、开朗豁达的个性、勤奋向上的态度、独立勇敢的精神、敢于吃苦的习惯、不怕失败的心理、善于交流的能力、宽容大度的处事和赖以为生的技能。“而我们现在很多教育都只做了一部分,只教孩子知识,连常识都教得少。”
“我女儿在国外读书,学校每年春季和秋季都会有两次野游。”俞敏洪说,不同于中国学生春游或秋游时,学生只是坐着大客车到郊区转一圈,国外的野游需要孩子们徒步走上很远的路程,秋游时如果赶上雪天,还要在雪地上睡觉,这些都会计入学分,而且出发前需要家长和学校签一个协议。家长也有权利不签,那么代表孩子不参加野游,也没办法得到学分。
“再比如日本的小孩子,第一天上幼儿园,都要洗一次冷水澡,很多孩子都要感冒,第二天很多家长会到学校给老师道歉‘对不起,我孩子的体质太差了’。”俞敏洪说,如果野游出现危险、幼儿园给孩子洗冷水澡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中国,我们的家长大部分都会无法接受,甚至到学校讨说法。
要培养孩子智商、情商和逆商
在俞敏洪看来,一个完善的人应该在智商、情商和逆商三个方面全面发展。“逆商不是你批评他很多次,他还很高兴。”俞敏洪指出,逆商是一种坚毅的品格。在美国,教育的最新热点就是关注孩子坚毅的品格。“向着长期的目标,坚持自己的激情,即便经历失败,依然能够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这种品质就叫做坚毅。”
俞敏洪说,培养孩子时应该有一个什么心态,其实很多家长和老师都没有做好,比如,老师总会表扬班上前五名的孩子。“这犯了一个错,一直强调孩子要处于这个位置,容易让他产生心理障碍,其实伤害大。每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是关注全班的最后十名怎么成长的。”
“我觉得中国学生要做几件事情。一是摆脱面子观念。如果你是班上最后一名,你应该想,不管我怎么做,都有努力的余地。老师也要善于去鼓励学生,不要为了名次去努力,而要为了心态努力。二是放弃内心的害羞和恐惧。”
同时,俞敏洪认为孩子的性情(心情)教育比知识教育更重要。要培养孩子逐渐获得自我性情教育的能力,让孩子拥有更广阔的天空和思想,成为更加完善的可持续发展的人。
最后,俞敏洪与大家分享了两句话:教育不是给一个桶里装满水,而是把学生内心的火焰给点燃;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心灵与个体的自由,而不是给学生洗脑并统领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