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汉韬:比喻的危险,轻,以及媚俗
-
(为政班学生,1995年12月生)
-
这是一本用传统阅读方式很难读懂的小说,书中描绘的世界与我所生活的世界相差甚远。这本书的形式也不同于一般小说,围绕着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这一主题,作者以一种复调章节小说的形式对“存在”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与一般小说不同,这部小说的重点不在于故事情节,而在于小说形式和主题。但它也有故事。故事发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小说通过捷克各阶层人民的感情纠葛和生活轨迹,反映了“布拉格之春”后捷克的社会面貌和众生相:在面临亡国之痛时,有人妥协,有人沉默,而小说的主人公们,即外科医生托马斯、女记者特丽莎以及画家萨比娜,他们在面对外部世界强大力量的压迫冲击时,经历了虚弱、惶恐、堕落、沉沦。从表面上看,这只是一部描写和反映现实的作品,但是实际上这部作品涵盖了许多非现实的思想,我认为其中比较重要的切入点在于“比喻是危险的”和“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小说男主人公托马斯是一个花心但富有魅力的外科医生,他有许许多多的情人,在他的社交字典里,只有“好聚好散”,他不要沉重的一生之爱,要的只是对他而言轻松且不用负责的欢愉。但是特丽莎的出现改变了他的生活——出于六个偶然的结果,特蕾莎这个突然出现在他生命中的女人,使托马斯近乎自然地做出了一个比喻:她是个被放在树脂涂覆的草篮里顺水漂来的孩子。后来托马斯才意识到,这种比喻是危险的。比喻播下了爱的种子,比喻让他得到了他一直不想得到的一生爱情,爱情源于一个小小的比喻。我认为,比喻的危险可以这么理解:比喻能让人偏离原有的轨道(不论是思想上还是行动上),走向比喻所属的那个世界。这可能导致人们会失去什么,也可能会得到什么。而对于托马斯来说,他的比喻让他失去了不用负责的欢愉,让他得到了他生命中难以承受的爱情。
关于“轻”,我想,有时候让人感觉太轻或者太随意的人或事,反而是你生命中最无法承受的“重”。也如同昆德拉所举的例子,你在乎的人对你毫不在意,这样的“轻”是你无法承受的磨难。对于特丽莎来说,就是如此。她的不能承受之轻可能不但有托马斯,还有常年陪伴着她的伙伴“卡列宁”(卡列宁是小说中的一条狗)。卡列宁是特丽莎最痛苦、最寂寞、最孤单的时候唯一的精神支柱。虽然在他人眼里它只是条普通的家养狗,但是在特丽莎眼里,它和托马斯一样,看似轻如鸿毛,实则重于泰山。
轻与重是一对相反的词语,就像光明对黑暗,存在与非存在。但是很难说清两者之间的联系,因为有些时候,或者某个瞬间,对于某些人来说,轻就是重,重就是轻。
除了以上两点,昆德拉还对“媚俗”这个字眼进行了深刻思考。媚俗无处不在,它是人类组成的一个部分,但没有一个人能完全逃避媚俗吧,无论我们如何鄙视它,它大概都是不可能缺失的。我觉得它和生命的起源有着密切的联系。
当然,我对这本书远没有完全领悟,也许等到我遇到生命中不能承受的人和事,并拥有其他更多经历之后,我才能更好地体会书中所蕴含的各种涵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