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礼记》中写道:“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父母对孩子要慈爱,孩子对父母要孝顺做兄长的要友善,弟弟要尊敬哥哥。丈夫要以和为贵,妻子要三从四德。做朋友要重情义,做伙伴要讲信用。做君王的要礼贤下士,做臣民的要对君王忠诚。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的良好品质.父慈子孝是指父母对孩子慈爱,孩子对父母孝顺。如果慈是长辈对晚辈的责任和义务,那么孝就是晚辈对长辈对 责任和义务。父母的慈和孩子的孝是密切相关的。父母对孩子付出了多少爱,孩子在以后也会像他父母一样对父母多少孝顺。所以说父慈和子孝是相互的。举个例子吧,你的父母打你骂你,对你粗鲁相待,你在父母 老了以后也不会对父母好不会关心他们。相反,你的父母对你疼爱有加,给你正确的思想,在他们老了以后你也会懂得孝顺父母,对父母好。有父慈才会有后面的子孝,如果子不孝就是因为父母的爱没有传递下来。但也有些人即使父母对他好,他也不懂得孝顺父母。最近有一则新闻报道:一位老母亲用自己的养老金给儿子买了 一辆车,只因孙子嫌车里太挤就让老母亲蜷缩在后备箱里!这是多么的愚蠢啊!他这样做不仅不孝还给孩子做了坏榜样。在他老了以后或许他的孩子就会像这般待他。
《康诰》中说:“父不慈,子不祗;兄不友,弟不共,不相及也。”父慈子袛就是上面所说的,那么兄友弟共就是兄弟之间的爱。兄长对弟弟友爱,那么弟弟才会尊重兄长。做哥哥对弟弟不好,弟弟也不会尊敬他,这就是不相及。而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哥哥的爱没有传下去。所以让我们传承这种品德,把爱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