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阳书院学生 金宸极
儒家,中国历史上占据了极其重要地位的学派。《论语》,儒家学派最为重要的一本著作。
《论语》一书,记载了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的弟子极其再传弟子所著。孔子在我国历史上被尊为圣人,《论语》在我国历史上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国学学习者的必读书籍。
《〈论语〉精华:孔子的智慧》一书由刘景春、史伟两位教授编撰的一本《论语》读物。以八讲百章的形式使读者对于《论语》的大概能有所了解,有益于国学的普及教育。
本书精选了《论语》中一共九十八条语句,对于每一条都有详细的注解、现代文翻译,同时配合一则故事,让读者对语句所讲解的道理有所体会。作者在提示部分给出的见解特别独到,是本书的一个亮点。
但是,个人觉得,本书虽然有利于国学的范围性普及,但是对于国学学习的精读却没有太大的帮助。实际上,历史上的孔子与我们所想象的有极其大的区别。他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并不像如今这样太过严肃。真实的孔子是一个极其亲近学生的老师。如先进第十一(12):“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由此可见,孔子和弟子之间是非常亲近的。
所谓“论语”,大部分是孔子弟子“接闻于夫子之语”。我们学习《论语》,很大程度上要结合“接闻”时的情景。对于《论语》当中所记载的言语,一定要经过考证。像宋明理学对于孔子达到了一种疯狂崇拜,也是不行的。正如《论语》所言:过犹不及。
缺少对于孔子当时背景的描述,这是本书的缺陷。当然,对于它现在的定位来说,确实不是特别有必要。然而,将这本书放在征文活动高中组的书目,在我看来是不合适的。
《论语》所载,乃是孔子及其弟子所言,贯彻我国儒家思想之精髓。而所谓入学之精要,必然离不开“仁”。
关于“仁”的解释,无论是孔子门人弟子、战国学者、汉朝儒者、宋明理学家,乃至如今的国学研究人员,都不断的就这个“仁”字进行诠释。本书既然言及孔子的智慧,我们自然也得就这个“仁”字来探讨一二。
讨论这个字,我们先来看一个关于道家鬼谷四大弟子之苏秦的故事。
相传,当年苏秦游说诸国,到了齐国稷下。齐人淳于髡以隐语考校。所谓隐语,即问此答彼,淳于髡以俗人俗物出对,苏秦以治世之道应答。齐相邹忌善玩隐语,淳于髡同样曾以此考校。
淳于髡分别以“子不离母”、“上梁不正下梁歪”、“狐白之裘,不敢补以羊皮”及“万兽逐一鹿,鹿不得生,兽不得食”四句出对,两人各自作答。
邹忌以“民不离君”、“君上不明天下暗”、“治国之臣,岂可混以不肖”及“百官治一隅,民不得安,官不得养”作答。
苏秦以“君不离民”、“天道不健人道艰”、“德和天下,不可杂以淫邪”及“百主争一天,天不得宁,主不得安”作答。
邹忌有治国大才,而苏秦之才,却是放眼天下。而苏秦主张的治天下,却是以君主自身为出发点的。
“天道不健人道艰”,天道代指主君。“德和天下”,主张君主自身养德,无淫邪之念。更是谏以“君不离民”、“主不争天”。向往诸侯相安无事,以合纵治天下乱世。此乃天下之治。
《学而第一》: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八佾第三》: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吾所祷也。”
《颜渊第十二》:“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子路第十三》:“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四句话都是说明孔子儒学文化的一个思想:“恕”。
《卫灵公第十五》: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很多时候,别人问孔子治国理政的事情,孔子都会要求对方改正自己。看似答非所问,实际上却有着大智慧。
《里仁第四》: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所谓“恕”,有宽恕之意。“勿施于人”指的是是宽恕别人,“己所不欲”就是在宽恕别人的同时反省自身。
《大学》有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从格物致知、正心诚意,到修身齐家,再到治国平天下。在做大事之前,先修行自身。反省自我,这就是所谓的“慎独”。
《宪问第十四》: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中庸》有云:故君子慎其独也。先慎独、修行自身,然后治国之才可用,与此同时宽恕他人。这是儒家对一个人期望的路线,这样的人,被称为“君子”。
这是孔子的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