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阳书院文学老师 张 强
2015年秋冬,前半学期我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两门本科科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概论》和《影视文学》。这两门课的(考试)内容都比较枯燥,因此,为了让学生在习得应对考试的内容之外,我把教材中涉及到的其它哲学和电影知识都做了一些扼要的讲解,以初步引起学生对哲学、电影或哲学史、电影史的兴趣,希望学生在考完这两门课之后,对相关知识还能继续深入。
考试完之后,我继续教为政班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和《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即导师课)。这两门课的难度都比较大,但是一年多来,由于跟学生相处越来越融洽,彼此了解和信任也越来越多,使这两门课教起来也比较顺利,关键是学生能好好听课。只要学生打心眼里愿意听,再难的课程也能找到方法让学生接受,而且其接受程度往往超出很多人的预料。
这个学期:学生的变化都比较明显(这跟之前的慢慢积累有关):孙天博学会了从关注作品的内容层面转移到思考纯粹语言层面,这是相当具有难度的视角转化;余奔成和许旭翔对文学理论方面的理解力逐渐超出了其他学生;苏瑞从以前的感性出发,到现在的感性与理性势均力敌并存,感受力和判断力同样强大;陈惜源的领悟力和执行力都越来越强,一些具有难度的学习任务都能比其他学生更早且更好地完成;张汉韬和虞益然从对知识的被动接受到主动获取的转变,使他们原本的大量潜力得以逐渐发挥出来,让他们原本沉默内向的性格也变得开朗(张汉韬甚至成为了一个善于在班级气氛尴尬时主动调节班级气氛的学生),这些变化在去年都是难以想象的……
另外,我还负责为政班和学而班的阅读任务,我列了难度系数不同的书单给两个班。学而班的阅读内容更基础,但很重要,大部分学生都很重视,小部分学生目前还没有找到“感觉”。这种“感觉”非常重要,我暂时不会强迫这小部分学生去硬着头皮完成阅读任务,而会先培养他们的感觉,让他们从自己的阅读偏好中引导他们顺利过渡到更成体系也更具方向性的阅读进程中来。为政班的阅读内容更专业一些,学生基本也已经找到自己的阅读方向,有几位学生已开始将部分阅读内容与将来的考研专业课内容相接。
2016年我预备给学而班也开设导师选修课,让已有一定阅读基础的学生能进入更系统更专业的学习中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