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初阳书院网站 初阳书院微信号:chuyangsy
首 页 关于书院 师资力量 教学活动 教学成果 初阳讲坛 招生报名 小学(蒙学班) 联系我们
 
· 研修交流促成长,学思悟行共提升︱初阳..
· 初阳学校开展性教育专题讲座:敞开心扉..
· 初阳书院中小学古诗词大赛圆满落幕
· 刘禾秋聊教育:用鼓励的眼光守望孩子
· 初阳中小学校园开放日报名︱为家庭赋能..
· 初阳创始人吴志坚︱十年办学,一路踩坑
· 2023•初阳蒙氏夏令营..
· 初阳蒙小•五一宇宙教育独..

在教学内容上,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基础并重。主干课程有三类:
1、传统国学课程:以原典为中心,培养学生研读能力,文史常识教育贯穿其中。
从第二年开始,实行导师制,培养研究和写作能力。
2、英语及西方文化课:全外教授课,全英语教学。
3、常识与实践课程:泛读、美术、音乐、体育、科学、地理等。

国学课程由国内一流大学相关专业博士学位获得者,或副教授以上专家授课。英语及西方文化课由外教授课。  
初阳书院国学国际班QQ咨询:2284475192
邮箱:cycollege@163.com
欢迎来校参观或观看教学展示。

 
首 页 >> 详细信息


从基本功看中美基础教育的差距

2016/6/3 关注人数:3492

[  ] 缺失创新能力的学生,就像一粒先天发育不良的种子,即使移植到多么肥沃的土壤里,也很难长成参天大树。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我国中学生赢在奥赛起跑线,成年人输在诺贝尔奖终点线的根本原因。侧重打基础还是侧重创新能力是中美基础教育的本质区别。在打牢扎实的基本功的同时,大力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才是中美教育互补的最佳形式,而不是中国基础教育和美国高等教育的简单叠加。


 

一、引言

  

起初,我对中美教育进行比较,只是希望自己更加清楚地了解中美教育的差异所在,明白女儿在国内读大学与到美国读大学到底有什么不同。就这么一个简单的想法,竟促使我对中美教育进行了较为广泛的了解和深入的思考。不但和国内多位老师进行探讨,和一些留学生进行近距离的交流,而且在网上查阅大量的资料,还购买了不少这方面的书籍文献进行分析和研究。

中美教育的差异表现在多个方面,教育制度、教育模式、教育导向、基础教育、知识观念、教学环境、课程设置、专业选择、教材选用、考试态度、班级人数、师生关系、课外活动、家庭教育等均有所不同,其结果也差异甚大。

中国多天才,美国多大师,正是对我国中学生赢在“奥赛”起跑线,而成年人输在“诺贝尔奖”终点线的最好诠释。由此,所反映出的我国学生基础扎实后劲不足这一复杂、特殊而令人困惑的现实发人深思。

旅美博士黄全愈教授就曾对中美教育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如果说中国的教育不行,为什么中国留学生的孩子在美国学校都那么出人头地?如果说中国的教育很棒,为什么中国的科技落后?如果说美国的教育很好,为什么留学生的孩子一旦回到中国就根本无法跟班?如果说美国的教育不行,为什么美国是公认的科技强国?”

我一直对我国教育赢在起点输在终点深感疑惑:为什么我国科技落后?因为我国的科学研究缺少原创性成果。为什么我国的科学研究缺少原创性成果?因为我国科学家普遍缺失创新能力。为什么我国科学家缺失创新能力?因为我国的教育使得学生从小就泯灭了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没有创新能力的群体怎能研究出原创性成果?没有原创性成果,科技岂能发达?看来,我国的教育既输在了终点,也没有赢在起点。也许可以这么说,赢在起点是表象,输在终点是本质。

中美教育差异的存在,有着深刻的文化、经济、政治、历史等原因。分析中美教育的现状和差异,对我们全面客观地看待中美基础教育意义深远。

我不是教育工作者,也不是研究教育的专家学者,更没有去过美国。要准确回答这样的学术性问题,以我的“实力”殊非易事。在此,我综合一些专家学者的观点,着重就我听到、看到、了解和思考的中美基础教育的现状及其差异作一剖析,希望能给读者些许感悟和启迪。

  

    二、“奥赛”奖牌背后的代价

  

长期以来,美国的高等教育被普遍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教育,但其基础教育却不被我国绝大多数人认同。人们普遍的看法是,中国的基础教育比美国好。中国学生踏踏实实、乐于吃苦、认认真真、基础扎实,而美国学生松松垮垮、自由自在、轻轻松松、没有压力。

事实果真如此么?美国五六年级小学生能借助图书馆、百科全书及其他参考资料开展研究,撰写并非虚构的研究报告,独立完成研究。部分中学生为了完成作业,都要忙到晚上十至十一点;有的学生为了拓宽知识,甚至通宵达旦“开夜车”。有的高中生修了七八门AP大学课程,其学业负担远远超过顶尖大学的在校大学生。学校几十甚至百十种俱乐部,运动队、乐队,少年法庭、模拟法庭、模拟联合国以及各种州际学术、体育、科学比赛项目,使这些中学生忙得不亦乐乎。而我们中国学生用在功课上的时间无非也是如此。

2003年,国际数学大师丘成桐先生回答记者采访时,更是给了自我感觉良好的中国人当头一棒:“这都是多少年来可怕的自我麻醉。我不认为中国学生的基础知识学得有多好。”他说:“能进哈佛大学的中美学生应该是这两个国家最好的学生。而两类最优秀的人相比,美国学生的基础知识绝对不会逊色于中国学生,相反要强很多。”“在美国比较好的中小学校里,中国学生念的功课,他们也都是要学的,而且学得很灵活,绝对不是像中国那样填鸭式地教。一些好的学校,十一、十二年级学生的微积分已经做得非常漂亮,但听说国内不是所有的高中生都学微积分。”

对此,有人以中国中学生在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上的杰出表现,来反驳丘成桐先生的观点,认为中国学生连续多年雄踞“奥赛”金牌霸主地位,美国学生则无法企及。

如果我们进一步研究就会发现,原来,中国“奥赛”取胜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每个选手都经过了层层淘汰选拔,并在赛前进行了一年以上“残酷”严格的封闭式强化训练。“奥赛”选手停止其他学科的学习,每天从早到晚由多名老师出难题怪题“轮番轰炸”,同一题型进行反复的多角度训练,直到所有老师无题可出,甚至数理化老师都被难倒。

而在美国,参加“奥赛”纯属个人兴趣,没有哪一所学校或哪一个老师让学生停止全部课程进行强化培训。甚至许多美国学生根本不知道“奥赛”,但奇怪的是,美国仍然进入国际“奥赛”前三甲,而且多次团体总分第一。

“奥赛”的重要意义之一,在于促进学生创新性的思维训练。但是,我国的各种“奥赛”都带有明显的应试教育痕迹,正渐渐背离了其初衷。我们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做题和解题技巧上,而非运用理性的思维和方法来解决现实问题。美国教育恰恰是在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或生存能力,目的是创新和应用。

把学习变为研究,是世界教育改革的大趋势。美国以及许多先进国家引导孩子从小就开始进行研究,我们却把“奥数”考试延伸到幼儿园。美国培养全体学生的综合研究能力,我们却把有限的教育资源集中在少数“奥赛”尖子上培养“考手”。对此,许多有识之士早就提出过严重的警示。

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杨东平说:“奥数教育比黄赌毒更可怕!”“奥数是一个让大部分孩子一次次证明自己是傻瓜的课程。”

“学生不应该成为解题的技工!”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副所长陈冀京这样说。

“在‘奥赛’中获奖的不少人不愿继续从事数学研究,个别人甚至表示一辈子不愿意再接触任何数学符号。”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兼如是说。

我国不少有为的中学生,荣获国际数学奥林匹克大奖后,反而惟恐离数学不远。

这不正是我们为“奥赛”所付出的惨痛“代价”吗?被视为未来科技希望的数理化苗子竟然纷纷告别科学研究舞台,这是多么可悲的一个畸形现象。

综观近代世界科学史,美国教育造就了大批顶级科学家。而我们那些参加过“奥赛”的中国神童长大后都到哪里去了?都有哪些出类拔萃的成就呢?这就引发出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学习到底是为了分数和奖牌,还是为了创新和应用?

其实,早在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就有学界专家告诫我们,不要被“奥赛”的光环所蒙蔽,而要看到金牌背后的阴影。我们对金牌和分数的追求,让学生们耗尽他们能量有限的青春年华,其结果不只是让学生们失去学习的兴趣,生出“敌视”教育的心理,更可怕的是让学生们泯灭了创新性思维,以及造成学生们短浅的目光和狭隘的心胸。

  

    三、从文科理科说基础

  

到底什么是基础教育?

我国教育界历来把数理化作为基础,绝大多数重点学校初中升学考试也只考数学。所以,我们所说的基础教育似乎就是数学教育,而几乎没有把语文这一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重点,更没有人把中国学生的语文和美国学生的英语作为基础加以比较。

有资料显示,美国十来岁小学生的演讲能力,超过了多数国家常驻联合国代表的演讲水平。不知我们看到这条信息后作何感想。虽然我不能确定这个说法的真实程度,也许这个说法有点夸张,但或许说明了中美基础教育在内容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事实上,我国中学生、乃至理工专业大学生、甚至大学教授文理不通并非个别,但很少有人说他们基础不好。更有留美学者认为:“即使到现在,我经常碰到国内的博士研究生,甚至是所谓的科学家,从他们做研究、思考问题、写论文的方法上,很难看出他们真的理解科学方法的本质和基本做法。”

可见,对于基础教育,我们不仅在认识和内容上有差异,而且还存在着一定的误区。

从美国名校,特别是顶尖的理工类大学录取新生的基本学业要求,即可对其基础知识的要求略见一斑。美国高中毕业生的标准是取得28个学分,而像哈佛、耶鲁、斯坦福、普林斯顿、麻省理工、加州理工这些学校,对学生数理化生各科课程的总要求没有一个超过8个学分,占总学分和总课程的比重不足30%,最低的普林斯顿大学仅要求6个学分,占比约21%。而我国对理科类学生的基础又是怎样要求的呢?算来算去,其数理化生所占的课业的比重绝对超过了50%

我们再来看看,什么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基础?

“以数学为例,我国教育界历来认为,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是数学的基础,所以中小学阶段力阻学生用计算器。然而在美国,基本运算不受重视,计算器在中小学的使用很普遍。美国人认为,计算器既然算得又快又准,我们又何必劳神费力地用脑算呢?人脑完全可以省下来去做机器做不了的事。”

“我国教育的‘基础’是指,大脑在独立于计算机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储备知识,尽可能快地提取知识,因而中国学生的大脑在这两方面是得到了充分的训练。美国教育的‘基础’是指,大脑在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前提下,放弃发展那些属于计算机的工作领域所需的能力,只发展那些属于计算机无法工作的领域所需的能力。因此,在闭卷笔试的考试形式下,美国学生比不过中国学生。但是,在可以随意使用各种信息工具的现实研究中,中国学生就远远比不上美国学生了。显然,在运用和开发大脑的内在功能上,中国的教育是卓有成效的,但在利用和综合外界的各种信息以及扩展大脑的功能方面,美国的教育则更胜一筹。”

有位留美华人博士对美国基础教育做了这样的描述:美国基础教育阶段虽然没有在课堂上对孩子们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但是,他们想方设法把学生的目光引向校园外面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他们没有让孩子们去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也没有给学生们布置繁重的家庭作业,但是,他们煞费苦心告诉孩子们怎样思考问题,教给孩子们面对陌生的领域如何有效寻找答案;他们从不以考试的形式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但是,他们却竭尽全力肯定孩子们的一切努力,赞扬孩子们自己思考得出的一切结论,保护和激励孩子们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

中国的基础教育重视知识的灌输和熟练掌握,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尊重、继承以及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多学、多炼、多记、多考,注重精深 “学多悟少”,中国学生是在练基本功。而美国的基础教育重视对知识的自悟和灵活运用,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质疑、批判以及对知识的拓展和批判性思维的创造能力:多看、多问、多想、多干,注重广博“学少悟多”,美国学生是在练创新能力。

其实,仅简单地认为美国教育侧重广博,中国教育注重精深是不够全面、客观的。试想,如果没有深度的学习和研究,美国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发明创造,怎么会出现那么多的学科大师,怎能获得那么多的诺贝尔奖,美国科技又何以领先世界?

基础教育就是为儿童的发展打基础的教育。“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试问,如果“‘基础不好’的学生反倒有更好的创造性,这合乎逻辑吗?符合教育规律吗?”

  

    四、基本功不等于创新能力

  

侧重于打基础还是侧重于创新能力是中美基础教育的本质区别。但基本功好不好,与有没有创新能力却完全是两回事。基础好可以是创新的有利条件,也可以成为束缚和阻碍创造性思维的桎梏;严谨可以带来周全的思考,也可以成为跳跃性思维的大敌。

中国的基础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功,将开发学生的智力和考试得高分作为首要目标,而美国的基础教育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中国的教育制度可以为群众提供良好的教育,但却失去了中国的达尔文和爱因斯坦。”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领导者》一书中,一针见血地道出了中国基础教育扎实的优势和创新能力不足的实质。

基本功不是不重要,更不是不需要。近年来,美国教育界也认为,中国基础教育方面的许多做法值得他们学习。所以,在打牢扎实的基本功的同时,大力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才是中美教育互补的最佳形式,而不是中国基础教育和美国高等教育的简单叠加。

中国人常说:老师是一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而基础教育更需老师能点燃学生们心中的火种——批判性思维及其创新能力的培养。

有位老师讲,在教学实践中他发现:“刚入初一时,有50%的学生能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但能发问的只占少数。经过一学期的学习,能够提出问题的就更少了。一个人如果都懒得去动脑思考,又怎能谈到创造呢?”我想问这位老师:这到底是教育的问题,老师的问题,还是学生自己的问题?

前不久,我和一位初一学生的家长进行过交流,她告诉我:“儿子的数学老师和我谈话后,使我的心情一下跌到了谷底。”我问为什么,她说:“你知道吗?老师要求孩子上课要坐端正,不准做小动作,不准说话。而怎样启发孩子去思考问题,从哪种角度看问题,怎样把孩子的兴趣培养起来?谈了一个多小时,这样的话题一个字都没提。”在国家倡导素质教育20多年的今天,还会有如此的教育和老师怎能不使人痛心。

中国老师认为,学生没有问题就好,美国老师鼓励学生不断提出新的问题。殊不知,从培养创新能力的角度看,提出问题比回答问题更有意义。

一次吃饭间隙,有位赴美访问学者讲述了她小学二年级孩子在美国学校数学课间考试的故事,有个孩子又快又准地将试题做完交给老师,老师给他A。而另一个孩子交考卷最晚,结果老师给了他A+。得A的孩子很不服气,就问老师为什么。老师告诉他,你们是按照我讲的方法来做题的,而那个孩子是用自己的方法解题的,所以,应该给他A+。“当女儿上小学三年的时候,我已回到国内,一次语文期中考试,作文题目是《给××的一封信》,有个小孩写的是《给小偷的一封信》,结果一分没得。过后我专门看了试卷,心情久久难以平静,因为小孩这篇作文写得非常好!”

有位家长告诉我:“儿子刚上小学二年级时,我看到他的语文课本上有冰雪融化等好词语,就顺口问儿子,冰雪融化后是什么呀?儿子很干脆的回答,是春天!你知道我当时是多么的兴奋呀,我感觉我儿子比我的想象力丰富多了。可当这个问题老师提问他再回答时,却得不到认同。”

美国教育重视阅读而不要求背诵。因为,广泛阅读可增加宽广的背景知识、开拓视野、丰富想象力,而背诵可能为前人的思维所束缚而难有创新。

有一位留美华人博士起初对美国的小学教育不以为然。有一次问他儿子的老师:“你们怎么不让孩子们背记一些重要的东西呢?”老师笑着回答:“对人的创造能力来说,有两个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一个是他要知道到哪里去寻找他所需要的比他能够记忆的多得多的知识;再一个是他综合使用这些知识进行新的创造的能力。死记硬背,既不会让一个人知识丰富,也不会让一个人变得聪明,这就是我的观点。”博士无言以对。

缺失创新能力的学生,就像一粒先天发育不良的种子,即使移植到多么肥沃的土壤里,也很难长成参天大树。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我国中学生赢在“奥赛”起跑线,成年人输在“诺贝尔奖”终点线的根本原因吧。

行文至此,我突然想起三十多年前一个美丽而错误的预言。

1979年,中美教育交流刚刚开始。6月,中国派出一个考察团到美国考察基础教育。回国后,访问团写了一份3万多字的报告,在见闻录部分,有4段文字:

美国学生无论品德优劣、能力高低,无不趾高气扬、踌躇满志,大有“我因我之为我而不同凡响”的意味。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大字不识一斗,加减乘除还在掰手指头,就整天奢谈发明创造,在他们手里,让地球调个过,好像易如反掌似的。

重音、体、美,而轻数、理、化。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学校,音、体、美活动无不如火如荼,而数、理、化则乏人问津。

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学生或挤眉弄眼,或谈天说地,或翘着二郎腿,更有甚者,如逛街一般,在教室里摇来晃去。

最后,在结论部分,是这么写的:美国的初级教育已经病入膏肓,可以这么预言,再用20年的时间,中国的科技和文化必将赶上和超过这个所谓的超级大国。

同年,作为互访,美国也派出一个考察团来到中国。他们在看了北京、上海、西安的几所学校后,也写了一份报告,在见闻录部分,也有4段文字:

中国的小学生在上课时喜欢把手端在胸前,除非老师发问时,举起右边的一只,否则不轻易改变;幼儿园的学生则喜欢将手背在后面,室外活动时除外。

中国的学生喜欢早起,7点钟之前,在中国的大街上见到最多的是学生,并且他们喜欢边走路边用早点。

中国学生有一种作业叫“家庭作业”,据一位中国老师解释,它的意思是学校作业在家庭的延续。

中国把考试分数最高的学生称为学习最优秀的学生,他们在学期结束时,一般会得到一张证书,其他人则没有。

在报告的结论部分,他们是这么写的:中国学生是世界上是最勤奋的,也是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他们的学习成绩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同年级学生比较,都是最好的。可以预测,再用20年的时间,中国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必将把美国远远地甩在后面。

30多年过去了,美国在“病入膏肓”的教育制度下,培养出了上百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200多位知识型亿万富豪。仅19852005年,就诞生了 113.5位①科学和经济学诺贝尔奖获得者,占同期诺贝尔奖获奖总人数的63.8%。“美国的经济实力有50%是从它的教育制度获得的。”而我们中国却收获甚微。

尽管两边的预言都错了,但美国人看到的是我们的长处,而我们却只看到了他们的短处。美国人以他们宽松散漫的基础教育为荣,中国人以我们严谨艰辛的基础教育为傲,最终结果却相去甚远,耐人寻味。

   

    五、高考催生的教育和人才

  

在我国,高考是学生进入高等学府的几近唯一通道。要想成功进入大学,应试教育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于是乎,高考无形之中把基础教育变为了“应试教育”。

高考催生的应试教育,将追求“分数至上”作为最重要目标,使学生几乎把全部的精力用在学习应付考试的本领上。

应试教育制度下的学生,不是为能力而学习,而是为考试而学习,其结果是培养出机械、单调、脱离实际的会考高分的能手。

应试教育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其后果是学生的才气在进入高考考场之前就被抹杀了。

应试教育忽视了学生道德的培养,忽视了对“差生”和偏科生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只要成绩好,就可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宠爱。只要会考试,什么能力都不重要。社会、家庭、老师眼里似乎只有考试成绩好的学生。

“应试教育使我国当代青少年正在逐渐失去对未知世界的探究兴趣,远离科技探究活动,这使我国青少年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正日渐衰弱。”

中国是“精英型”教育,美国是“普及型”教育。中国学生如果不能把知识学精学深就会“自己”淘汰了自己。美国则以普通的“大众化”标准要求学生,而那些不甘平庸,想成为“精英”的学生,甘愿超前学习,乐于勤奋钻研,最终会自己把自己制造成精英。

中国教育“要我学”,美国教育“我要学”。而只有真正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才能激发学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和无限的创造性潜能。

中国培养“考生”,美国培养“学生”。“考生”寻找已知世界的现成答案,而“学生”勇于探索未知世界的客观真理。

我国高考一锤定音的特点,使学生把10多年的含辛茹苦押到一次考试上,造成学生压力过大,思想负担过重,容易出现失误甚至人性的扭曲,但学校、老师、家长和学生却都不敢丝毫懈怠。而美国的“高考”SAT②每年考7次,不仅“高考”次数没有限制,而且学生可以从十一年级起在两年的时间里参加任何一次考试,从而,大大减轻了学生的各种压力和负担。

中国高考考知识,美国SAT考能力。

中国学生高考失误或没考上理想的大学,无一例外选择复读。美国学生为了上自己喜欢的大学或增大被一流大学录取的竞争力,大多数学生选择参加社团活动、做义工、当志愿者等社会实践,更有少数学生远渡重洋到贫穷国家支教、当志愿者……

美国学生被哈佛、普林斯顿、耶鲁录取照样不买账,但中国学生有几个被北大、清华录取而选择去了别的学校?

中国学生考大学之前拼命学,美国学生上大学之后开始“大学”特学。

由于中美两国大学看待人才的标准以及教育的侧重点不尽相同,因而,进得了北大、清华的学生很多进不了哈佛、普林斯顿,进得了哈佛、普林斯顿、耶鲁的学生不一定进得了北大、清华。

每年申请哈佛的学生中有几百个SAT满分者,但哈佛从中录取的却寥寥无几。哈佛认为,SAT1500分与2000分并没有太大区别。“美国大学看重的不仅仅是分数!”“一个分数满分的学生和分数一般偏上却有很多实践活动的学生,学校一定想都不想就要后者。”

美国顶尖大学为什么容不下“高考状元”,而特别青睐那些“具有自身独特想法以及愿意对学校和社会做贡献”的学生?差别就在于综合素质:社会责任感、奉献精神、领导能力、动手能力、知识综合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社会活动能力、个人才艺、个人兴趣、个人规划及其申请理由和背景等。

2009年,哈佛“将超过500SAT阅读满分和1300SAT数学满分的申请者拒之门外”。在美国,好多公立大学拒绝过满分学生。但没听说北大和清华拒绝过几名“高考状元”。

一位华裔高中生说:“我有一个同学,是台湾留学生,他一直非常喜欢做机器人,整个高中阶段就做了两件事:成立机器人社团和做机器人,现已被麻省理工学院录取了。我还有一个同学,暑期和当地的政府一起办了暑期游泳班,专门指导那些家里比较穷的孩子学游泳,结果被耶鲁看上了。”一名美国普通高中生,考试分数刚刚及格,却被一所顶尖大学录取,理由很简单:她有“卓越的独立研究能力。”16岁只身前往汶川大地震救灾的志愿者马天之能被美国多所大学争相录取,只因为 “他是赴汶川救灾中最年轻的志愿者”。

我听说,小学时获江苏省创新大赛一等奖并取得国家专利,高中毕业时已有5项专利,仅被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破格录取”的2008年“江苏省青少年发明家”刘峰。无独有偶,国学天才孙见坤,自主招生面试中折服多所高校文史教授,在央视“开心学国学”中被评委盛赞为“万里挑一”,8位复旦大学教授联名请求学校破格录取的“天才”学生,却因高考成绩6分之差,而被招办拒绝投档。

天才往往是偏才,但高考平均分一说,直接抹杀的就是相当多的偏科人才。

此刻,我不禁想起了80多年前几位大师级人物的“高考”经历:当年,朱自清、罗家伦、钱钟书、季羡林、吴晗虽语文高分或满分,但数学除钱钟书15分、季羡林4分外,其余3人均为零分。如果他们生在今天,不要说上一流大学了,就连三本都上不了,但在那个年代却上了,而且还是名牌大学——北大、清华。

综观中国高考,无不打上科举制度的烙印。有人说,我国基础教育失败的根源就是高考这根指挥棒。这个说法一点都不过分。

可以预见,如果不彻底打破决定中国基础教育命运的“高考”指挥棒,应试教育就不会退出历史舞台,创新型的基础教育就没有出头之日,优秀的中国学生就会纷纷成为“高分低能”者,大量毕业生与企业严重缺乏尖端的创新型人才的现状就不会改变,中国也就只能继续成为向世界提供低级劳动力的国际“工厂”。

同理,如果“不废除应试教育,中国就不可能出现世界一流大学”。

   

    六、结语

  

1957年,苏联先于美国将人造卫星送上天,这竟导致美国举国上下展开了一场关于‘美国教育是否出了毛病’的大讨论。”

1981年,面对教育质量不断下降,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严峻局面,美国联邦教育部成立了“国家教育优异委员会”,并于1983年发表了一份全面检讨美国教育问题报告,在结论中宣称美国当前教育系统已不符合国家需要,一时举国皆惊。

1985年,非政府机构——美国科学促进联合会,聘请了400多位国内外著名的科学家、教授、教师以及科学、教育机构的负责人,发起制定有关科学、数学与科技教育改革的长期规划。历时4年,于1989年完成了以学习“减负”为出发点的“美国2061计划③”。该计划倡导的科学教育新理念,对各国中小学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产生了重大影响。

而同一时期,众多国人不从深层次思考我们基础教育存在的弊端,以及培养出来的学生为什么会没有创新能力这一严重问题,特别是一些教育专家却竟沾沾自喜于我们的学生基本功扎实,基础教育世界一流。我不禁想问,我们一流的基础教育和基本功扎实的学生到底给国家科技领域带来了什么?又给国际知名商业品牌增添了什么?

2009年,中国留美学生人数突破10万大关。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也未能阻止“中国留学生”追逐优质教育资源的步伐。越来越多的优秀学生加入留学生大军,掀起一波又一波不大不小的“洋插队”浪潮,甚至出现了中学生、小学生留学潮。

留美学潮以及留美学生低龄化的趋势,不仅反映出国人对我国教育现状的不满和对就业形势的忧虑,也充分说明国人对提高我国教育质量和加大教育投入的迫切需要,更是人们对美国教育深入了解和高度认可的必然结果。这一现象无论对我国教育部门,还是对掌握和分配教育资源的决策高层都值得深思。

本人无意评判我国教育的好坏得失,也不认为美国教育就完美无缺、一枝独秀。

要是只看到我国基础教育扎实的优势,而看不到我们全社会创新能力缺失这一现实,是民族的悲哀。

目前,我国经济相对滞后、适龄学生众多以及教育资源不足等实际,对我们改变现有教育制度带来诸多不便,谈论变革现有教育体制和教育结构也绝非书生论道那么轻松容易。而且,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同的教育反映的是不同的社会文化内涵,纵使美国教育的许多经验和做法,如果不加改进地移植到中国,也许会出现水土不服的问题。

正视中美教育的现状和差异,积极探索我国教育变革出路,千方百计优化教育环境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教育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就其本身而言,既难以量化,也不可能在短期内见效。但却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未来命运——能不能发展,发展得快还是慢。

科技发达的国家,教育一定发达。教育落后的国家,科技一定落后。

 

注释:

其中1人为以色列和美国双重国籍。

SAT考试包括SAT I推理测验和SAT II专项测验两个部分。通常将SAT I称为SAT,为美国大学入学基础考试,满分2400分,其中阅读、数学、写作各800分。SAT II主要考察考生某一专业的知识。分为数学、科学、语言、英语、历史与社会科学5大类20余科,每科800分。

“美国2061计划”全称为《普及科学——美国2061计划》,是美国促进科学协会联合美国科学院、联邦教育部等12个机构,于1985年启动的一项面向21世纪、致力于科学知识普及的中小学课程改革工程,它代表着美国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的趋势。因当年恰逢哈雷彗星临近地球,改革计划又是为了使美国“当今”的儿童——“下世纪”的主人,能适应2061年彗星再次临近地球的那个时期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故取名为“2061计划”。

作者:刘会洲    文章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10年第11 (参考文献等内容未载入)

图片来自网络


[返回]


 
 
 
共 0 条 共 0 页 现 0/0页

姓名:
留言:
   
 
 

 

网站地图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电话:0571-87981580、13957146781
校园地址:衢州市龙游县东华街道街路28号龙游初阳书院 备案号:浙ICP备09018279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33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