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下午,浙江图书馆国学讲习会如期展开了国学系列公益讲座。此次讲座的内容是《论语》子罕篇,浙江图书馆教育中心主任吴志坚博士担任主讲人。提及《论语》,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其中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智慧、政治主张、道德观念以及教育方法等。《论语》于现世人的意义不仅仅是领略古人的人格魅力与人生韬略,更为重要的是汲取两千多年前古人为人行事的智慧,得以今用。
此次讲座中,吴老师与大家一起探讨了子罕篇的前八章内容。其中,重点阐述了孔子谦逊的为人态度以及对现今社会问题和教育方式的反思。在子罕篇的第二章中,达巷党人对孔子大加赞赏,“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孔子听说以后对学生们说:“我干什么呢?赶马车吗?做射手吗?我还是赶马车吧。”“为什么孔子在执御和执射中选择了执御呢?”,吴老师向听讲者提出了如是疑问。后在吴老师的讲解下,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御”和“射”都是当时的贵族必备的技能。“御”是为他人服务的,而“射”比的是力气和准头,展现的是个人的技能。孔子在两者间选择了为人驾马车,这是他的自谦之词。
在子罕篇的第三章中,彰显出了孔子灵活不僵化的思想态度。“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麻冕”、“拜下”都为“礼”也,都在不断变化。戴帽子的礼发生了变化,孔子从众,不再讲究,因为这样做更加节省了。跪拜的礼也发生了变化,他却不从众,仍旧讲究,这是因为孔子的敬畏心尚存。讲究变不讲究,你该如何取舍?取舍不必拘泥于古,但要有道理。无论外界怎样变化,心中的敬畏之心要有,心中的道德准则不能崩塌。不自觉想起了近年来大热的美剧《行尸走肉》,它探讨的价值观较孔子那个时代而言,更为极端,但意义相似。这部剧探讨了当人类所有的难题只剩下生存时,人类的道德底线会在哪里。末日来临,没有法律,没有政府管制,没有人维护秩序,那么原本安世的社会规范是否还要继续遵守,慎独还是放纵?“敬畏之心”中的敬畏之处每个时代或许大不相似,两千年前的孔子敬畏的是他们那个时代的礼法,《行尸走肉》所构造出来的虚拟世界中的人类所敬畏的是他们在乱世之中苟延喘残的“人性”。而现世的我们是否还有敬畏之心?我们敬畏的又是什么?
子罕篇的第四章中,谈到了孔子“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做人能做到这四个“无”,实为难得。就拿“毋意”来讲,能做到不凭空揣测别人的人又有多少?“意”为臆测,且这种“胡思乱想”常为不好的方面,往往把人或事往坏处想。例如:近些年较为热门的社会问题“老人摔倒该不该扶”,不少人眼睁睁看着老人在面前摔倒,但因为自己怕被讹的“臆测”而拒绝对弱势群体伸出援助之手。“意”的可怕之处在于将人或事少有可能出现的弊端想到极致,对世界充满了自我保护的防备,从而决绝了一切成就“善”与“美”的可能。
子罕篇的七、八章讲诉了孔子的“多能”,但他却自嘲说道“君子多乎哉?不多也”;“吾不试,故艺”。这是孔子的自谦之词,他会的技艺很多,但不因此认为自己有多么了不起。分析完这两章,吴老师提到了现今的教育问题,一到寒暑假大多数父母就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或是辅导班,以提高孩子的技艺。虽然多才多能不是一件坏事,但要注意教育的重心和先后次序。教育最基本的就是“为人”,要先学会做人,再培育多能。
在讲解完子罕篇的前八章后,开始了现场提问环节。吴老师和提问者就《论语》的体系问题和孔子的“中庸之道”展开了探讨。讨论结束,吴老师提倡年轻人应该多读《论语》,但现实的窘境是没有多少人愿意阅读《论语》,他们认为《论语》所涉及的只是一些很琐碎的道理。吴老师解释道,论语不是什么高大上的学术论作,它说的都是身边的事,甚至说的话都非常平易近人,它不讨论遥远的事,而是讨论学习、生活上处处可能出现的寻常问题,从中解出人生的大智慧,它对于现今人们如何为人处事大有裨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