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图国学讲习会传统文化推广中心 周晶晶
8月13日,浙江图书馆国学系列公益讲座如期举办。内容为《论语》及《世界人文地理》。
《论语》主讲人姚晟老师择取了《论语》中的几个篇章,进而辩探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在中国古代体育竞技中,射箭比赛赢家要给输家敬上一杯酒;武术比赛,赢家也常对输家说“承让、承认”。中国的竞赛文化中,秉持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即使赢了比赛,也不伤和气。但在古希腊竞技比赛中却崇尚“争取第一”的竞争精神,赢得第一名是最重要的,人们最迷恋的是冠军。姚老师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最好的地方就在于通人情,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协调处理好和上级、同僚等的各种复杂关系。但在西方文化中,则显得比较“薄情”,他们更多的是强调个体的感受。
在《世界人文地理》一课上,主讲人吴志坚老师与听讲者一起探讨了当下时政热点问题。吴老师从对历史的辨知态度过渡到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上:了解历史需要多听,从多个方面、多个渠道做全面了解,不要偏听偏信。对孩子的教育亦同,不要强行灌输给孩子某种观念或是对知识的强硬解释,而是需采用启发引导式的教学方法,帮助孩子形成自己的判断。
浙江图书馆国学系列讲座每周六定期举办,令人欣喜的是,我们拥有一批“讲座常客”,多为上了岁数的中老年人,虽有零星几个年轻力量,但却缺乏“孩子群体”。复兴国学前路漫漫,令人尴尬的年龄断层问题不可忽视。时下的年轻群体大多哈日哈韩,抑或沉溺于英美文化中,却对本国文化知之甚少。中国的传统文化讲究道德和秩序,国学的智慧凝聚了多家的思想形态,根植于悠久的中国传统。国学,是老一辈传延下来的活法,是适应国人的智慧宝典。姚老师认为,传统文化好比一个庙,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庙拆掉了,要在上面建造摩天大楼。但无论这楼未来造得多高,根基依旧是当年那个被拆掉的庙。向上的高楼不倒,根基需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