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基地教师 林贤华

课程简介:论语人物是讲述《论语》当中所涉及的主要人物,包括孔子弟子,当时诸侯等。分析他们的性格、思想与孔子之间的关系,进而明了《论语》一书当时的人物背景和时代背景,为以后同学们更好的理解论语奠定基础。
目的:培养史料收集、分析能力,文字组织能力,锻炼语言表达、课堂管理能力。
第一个上场的是俞同学。俞同学引用《论语》、《左传》来说明冉有多才多艺和善于政事,又引用《论语》上孔子对冉有的教导来说明冉有性格上的迟疑。俞同学引用的史料相当多,准备非常充分。但俞同学讲课时课堂停顿较多,讲课内容之间的间隙较大,逻辑性还有待提高。
第二个上场的是戴同学。戴同学手里也准备了一叠厚厚的资料,可见也是下了一番功夫。戴同学抛出了很多观点,观点之间逻辑性很强,但对提出的主张缺少论证。比如说孔子对冉有曾说:“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戴同学认为非是孔子真与冉有决裂,而是意为减轻冉有的负担,但又未能加以证明。另外,戴同学作为小老师,形象气质颇好,板书也写的很工整。
第三个上场的是朱同学。朱同学引用了极多的史料来论证,不仅内容多,种类也多,还查阅了王充的《论衡》,从文字的角度来解释。朱同学更难能可贵的是把与冉有同列政事科的子路拿来一起比较,可谓创举。但让人心存遗憾的是,朱同学虽论证很多,却始终没有给出鲜明的观点。
第四个上场的是於同学。於同学一上场,课堂气氛就很不一样。於同学提出了一个耳目一新的观点,认为冉有具有改革精神,为后世典范。但没有进行论证。於同学讲课时间不足,准备还不够充分。
第五个上场的是孙同学。孙同学准备也不够充分,讲的内容偏少。但欣慰的是孙同学有着很好的对课堂的控制能力和应变能力。课上,有许多同学向孙同学问难,但都被他一一化解。
第六个上场的是何同学。何同学一上场,大家就被他带有磁性的饱满的声音所吸引,讲课的声音实在非常好听。何同学讲的非常有条理,但讲话论述时的口头禅偏多,以后这方面要注意改进。
第七个上场的是颜同学。颜同学整个讲课的思路非常清晰,从冉有的长处与不足两方面来进行系统的讲解,非常有条理,讲得非常连贯。但所引用的史料偏少,基本上都是自己的讲述,没有论证。
第八个上场的是劳同学。劳同学显然准备了很长时间,对这次上场显得非常激动和期待。劳同学声音非常洪亮,讲课很幽默,很能调动课堂的气氛。而且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串讲,已经有初步的讲课能力。但引用史料种类过少,语速过快。
最后一个上场的是倪同学。倪同学也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在讲课时能够注意课堂互动,向同学提问,且板书写的极为工整。但倪同学讲课的声音略小,课堂讲述略有中断。
这样的讲课也着实让同学们体验了一把当老师的感觉,并且锻炼了同学们收集、分析史料的能力。同学们也在这次讲课中展示了各自的特长。事后还有同学询问,能否多进行这样的活动。看来这样的讲课的确让这些同学有所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