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初阳书院网站 初阳书院微信号:chuyangsy
首 页 关于书院 师资力量 教学活动 教学成果 初阳讲坛 招生报名 小学(蒙学班) 联系我们
 
· 研修交流促成长,学思悟行共提升︱初阳..
· 初阳学校开展性教育专题讲座:敞开心扉..
· 初阳书院中小学古诗词大赛圆满落幕
· 刘禾秋聊教育:用鼓励的眼光守望孩子
· 初阳中小学校园开放日报名︱为家庭赋能..
· 初阳创始人吴志坚︱十年办学,一路踩坑
· 2023•初阳蒙氏夏令营..
· 初阳蒙小•五一宇宙教育独..

在教学内容上,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基础并重。主干课程有三类:
1、传统国学课程:以原典为中心,培养学生研读能力,文史常识教育贯穿其中。
从第二年开始,实行导师制,培养研究和写作能力。
2、英语及西方文化课:全外教授课,全英语教学。
3、常识与实践课程:泛读、美术、音乐、体育、科学、地理等。

国学课程由国内一流大学相关专业博士学位获得者,或副教授以上专家授课。英语及西方文化课由外教授课。  
初阳书院国学国际班QQ咨询:2284475192
邮箱:cycollege@163.com
欢迎来校参观或观看教学展示。

 
首 页 >> 详细信息


姚晟:国学经典教育,如何走入学校课堂,融入现代教育?

2017/4/27 关注人数:5317

初阳书院国学教师  姚晟

今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专门指出:传统文化教育应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

国学经典教育是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

国学经典教育,如何结合现代社会和当代文化的现实条件,结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真正走进学校课堂,融入现代教育体系?这是所有传统文化教育和普及工作者所要面临的核心问题。

初阳书院在国学经典教育走入学校课堂,融入现代教育方面,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实践和探索。笔者以具体的教学和研究经验为基础,尝试从以下两个方面回答这一问题:

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和基本脉络,及其现实教育意义,为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提供理论基础和学理支撑;

二、在现代社会和当代文化的条件下,如何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规律,传统文化经典进入课堂的具体教育教学方法。

(一)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内容和基本脉络,及其现实教育意义

1、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内容和基本脉络

今天通常意义上的国学,即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来的提倡和宣扬,儒家文化早已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成为了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

从历史来看,国学最初指的是国子学,即封建贵族社会的士君子阶层领导和治理人民群众(道),实现国家和谐稳定的治国理政之道。到了东周,孔子通过整理和改编《诗》《书》《礼》《乐》《易》《春秋》,培养具有完备的德行修养的士君子阶层(德),最终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儒家文化的发展脉络是有所不同的。最为显著表现在两汉经学和宋明理学的对峙上,而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孟子和荀子,孟子代表着更加注重德行修养的儒家学派(仁义),荀子代表着更加注重治国理政的儒家学派(礼法)。

2、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现实挑战和转型之路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传统文明,受到了西方现代文明的强大冲击,走上了艰难探索的中国现代化之路。中华民族在积极学习世界先进文明的过程中,最终接受了以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世界现代文明。

我们应当看到,今天的青少年群体,从出生起就享受着现代文明的成果,接受着现代文明的教育,现代文明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因此,我们今天发扬传统文化教育,应该站在现代社会和当代文化的基础之上,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3、传统文化教育的当代使命和现实教育意义

如果说,古典贵族社会的传统文化教育的使命,是培养有德行的君子,实现国家和天下的和谐稳定;那么传统文化教育的现代使命,即培养每个公民尽到自己的基本责任,倡导知礼守法、遵守规矩的社会规范,最终实现国家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中,每个公民尽到自己的责任——并不等同于西方个人主义的自由解放——每个人在做好自己的同时,也有关爱身边的人的基本责任。具体的说,地位越高,也就责任越大;权力越大,也是责任越大。这构成了社会秩序和谐安宁的坚固基石。

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仅仅依靠道德教化也是不够的,公民的崇礼守法、遵守规矩的习惯也至关重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法文明源远流长,发掘其中丰富的文化智慧,从而形成崇礼守法、遵守规矩的社会氛围。

培养每个公民尽到自己的基本责任,倡导崇礼守法、遵守规矩的社会规范,这正是传统文化教育无可取代的教育功能。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全局,对于国家和社会的长久和谐稳定,传统文化教育都将起到无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二)传统文化经典进入课堂的具体教育教学方法

切实推进传统文化教育,尤其是国学经典进入学校课堂,应当在明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以经典文本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形式,以启发思考为手段,最终落实到学生的生活实践和行为规范中,做到立德树人、知行合一。

一、国学经典教育的教育目的

如前所述,培养每个公民尽到自己的基本责任,倡导崇礼守法、遵守规矩的社会规范,这是传统文化教育最重要的教育职能。

既能从思想道德教育的角度,启发和引导学生思考每个人自己应尽的责任;又能以生活实践教育的形式,落实到日常的行为规范中,培养更多的崇礼守法的优秀青年。

这就是国学经典教育应有的教育目的。

二、国学经典教育的教学内容

培养学生思考和理解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在做好自己的同时,学会关爱身边的人

首先做好自己,就是引导青少年学生明辨是非、遵纪守法、坚韧豁达、奋发向上,重点是乐善好学、自信自强、学好本领、增强才干。

其次,培养学生关爱身边的人的观念和习惯。对于青少年而言,除学习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外,也应当学会处理与父母、亲戚、朋友、同学和师长的和谐关系。这些为人处世的“中庸之道”,对于青少年未来生活和事业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三、国学经典教育的具体教育教学方法

我们今天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形式,必须要符合现代社会的特点和现代教育的特点

1、当代国学经典教育的主体应该是学校

在古代社会,家族和家庭的势力很强,因此家族内部的私塾,才是古代教育的细胞和基石;对于现代社会而言,受城市文明进程的影响,社会分工的加剧,家族关系相对松散,因此现代国学经典教育的主体应该是学校。

2、当代国学经典教育的形式不应拘泥于古代的做法

从教育形式上,传统社会的学习方法和我们今天的做法也有所不同。古代社会的传统文化教育方式,一方面强调记诵经典,墨守章句;另一方面强调身体力行,包括各种具体的礼仪,还有生活和政治的实践活动。最为通俗的版本,就是社会上熟知的《弟子规》。

但是,对于以学校为主体的现代教育而言,传统的这些做法并不完全适用,这是因为:一、现代教育更强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启发学生的思考,而不能一味地死记硬背;二、青少年学生的学习内容较多,课业压力也比较大,学生的实践范围比较有限;三、青少年学生思维活跃,个性较强,强加太多的规范和礼仪,反而容易适得其反。

3、国学经典教育的课堂教学应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在明确了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之后,更为可行的教学方式,应当是通过课堂教学的形式,对青少年学生如何完善自己和如何处理与父母、亲友和师长的关系等问题展开思考和讨论。这种课堂讨论的方式,有比较强的可操作性:

1、以经典文本为基础,教学内容有明确指引,老师和学生都有章可循;

2、与青少年生活的相关性比较强,能调动学生的生活感悟,让学生做到有话可说;

3、传统经典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教科书,在许多问题上,往往没有现成的答案,也没有绝对的权威,老师可以和学生共同讨论,形成比较开放自由的课堂方式。

4、通过学校规范落实到学生的生活实践中

课堂教学中的自由思考和广泛讨论,最终要转化为生活实践和行为规范教育。

学校的教育管理者通过制定一些贴近生活、简便易行的制度规范,培养学生心存善念、理解他人、尊老爱幼、扶残济困、关心社会、尊重自然的行为习惯。

例如说,在宿舍能尊重他人,在班级能互相关爱,在学校要尊重老师,在学习上提倡先进帮助后进,在生活上有条件同学照顾没条件的同学。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如果学生在学校的范围内,能够践行这些行为规范,遵守这些良善的规矩——那么回到家里,也能对父母有基本的孝敬之心;将来走向社会,也能遵守社会的法治,成为维护社会公序良俗的好公民。

如果能从课堂教育(德)和生活实践(礼)两方面入手,那么传统文化教育走进现代教育,走进中小学课堂,在现代社会和当代文化的条件下,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也就指日可待了!


[返回]


 
 
 
共 0 条 共 0 页 现 0/0页

姓名:
留言:
   
 
 

 

网站地图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电话:0571-87981580、13957146781
校园地址:衢州市龙游县东华街道街路28号龙游初阳书院 备案号:浙ICP备09018279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33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