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阳书院龙游基础部教师 梁元青
一、为什么学书法
郭沫若老先生认为: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要人人都成为书法家,但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养成这样的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行专断,是容易误事的。练习写字可以逐渐免除这些毛病。
书院博文班、九韵班、羲和班、志远班的部分同学已经开始追求字形的漂亮甚至特色,也更注重练字时心境的培养,如博文班同学们在习字过程中喜欢播放宁静深远的古琴配乐。
博文班魏辛迪(16岁)作业
二、书法从何入手
学书法是一个水磨工夫,有时也不能太聪明,不能总想抄近路。习字之初一般从比较规正、端庄的楷书入手。楷书不仅能使我们掌握基本的字形结构,而且能使我们练习大量的基础用笔方式,是初学者理想的入门书体,也是学习行草书的必要基础。
书院龙游基础部在教授书法时主要分为硬笔和软笔两个部分,亦都从楷书入手。其中软笔主要以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为临帖对象。当然,现在社会上的书法培训班都喜欢用颜体、柳体给孩子们打基础,书院里的不少孩子也有基础,出于青少年期间不适合频繁更换临帖对象这一点考虑,故而这批孩子还是以临摹柳体、颜体为主,老师加以一定的指导。
三、让孩子们有兴趣的去写字
练字需要时间,更需要毅力。对于大部分孩子而言,这无疑是一件痛苦的事。没有兴趣,视之如洪水猛兽,这又怎么可能学得好书法?故而通过不断和孩子们交流以及不断地摸索,逐渐形成一系列将乐趣与功夫相结合的练字方法。
一开始,孩子们对于运笔(尤其是毛笔)很不熟悉,要把一个字写得端正已经不容易,更不用说要漂亮了,除非拥有极高的审美天赋,但这样的孩子毕竟是少数。所以,随心所欲、不设要求是对孩子们最好的标准,只要掌握正确的握笔和习字姿势,在纸张上随意的涂涂画画,甚至无需半个小时,孩子们基本就能握笔画出一些可观的图案了。
志远班胡祎宁初次作业 志远班易健乐第二次作业
孩子们在临帖的过程中,不断地穿插一些特殊形状的笔法进行反复练习,他们并不会因为重复的练习而丧失兴趣,恰恰相反的是,由于笔画简单易学,孩子们反而会比练字更有兴趣,而这些笔画又包含了练字最重要的运笔方式,对于孩子们掌握笔法非常有利。
四、提升学生的书法水平
孩子们的水平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会形成个人的审美,这时候强行统一教学,会对孩子们在书法上的进展产生阻碍,严重的甚至会让学生产生厌恶的情绪。所以适时引导,给学生们推荐合适的字帖就成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比如九韵班的孔维麟同学就偏爱魏碑中那些用笔、结体稚拙率真、天然奇趣的碑帖;陈睿茜同学自身有书法考级的需求,又喜欢汉隶的质朴美观,于是本学期中开始临写曹全碑;博文班的王觉平、蔡丁艺喜爱文征明的温润秀劲和温文的儒雅之气,就为他们推荐了文征明的集字。符合学生们自身审美的碑帖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激情,这样的学习就更加得心应手。
九韵班陈睿茜临帖作业 博文班蔡丁艺临帖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