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乐记》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焦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噍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动。是故先王慎所以感之者。故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
以《礼记˙乐记》所言可见,音乐有两大方面之作用,一是于个人而言,一是于社会而言。音乐是人心感于外物而生,是内心情感与情绪的抒发。内心快乐,外在之音声就轻快爽朗;内心悲伤,外在之音声就低缓哀沉。故于个人而言,音乐是内心情感的宣泄。无论高兴还是悲伤,通过音乐的宣泄,可以使人不至于过度,所谓“乐而不淫,哀而不伤”。音乐因而得以能涵养心灵,中正性情。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音乐是个人修养的完成。于社会而言,音乐同礼、刑和政一样,都是治国的手段。一个国家的乐风,就反应了这个国家的治乱兴衰。音乐安详快乐,这个国家就政通人和;音乐哀怨愤懑,这个国家就政治紊乱。音乐正是通过对个人的修养作用,来影响一国之民风,从而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故《礼记˙经解》云:“广博易良,乐教也。”
乐,也是古六艺之一。初阳书院一贯重视音乐教育,开设专门音乐课程,学习歌唱及各种乐器,并组织乐队拓展爱好,期许音乐能塑造涵养同学们的品格,丰富课余生活,发展一技之长。为进一步提升音乐教育成果,鼓励同学们深入音乐殿堂,特举办了“校园十佳歌手大赛”。
胡又中、张扬扬、王薇人,《青春修炼手册》
孔维麟,《陪你走过漫长的岁月》
张家望,《当爱已成往事》
朱思政,《我》
陈冠朴,《牵丝戏》
余铮,《告白气球》
孙杨,《依然爱你》
金昱涵,《王妃》
杨俊琪,《时间煮雨》
丰号,《动物世界》
全场高潮,王觉平,《卷珠帘》
徐三立,《圣诞结》
最后,老师们也登台献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