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初阳书院网站 初阳书院微信号:chuyangsy
首 页 关于书院 师资力量 教学活动 教学成果 初阳讲坛 招生报名 小学(蒙学班) 联系我们
 
· 研修交流促成长,学思悟行共提升︱初阳..
· 初阳学校开展性教育专题讲座:敞开心扉..
· 初阳书院中小学古诗词大赛圆满落幕
· 刘禾秋聊教育:用鼓励的眼光守望孩子
· 初阳中小学校园开放日报名︱为家庭赋能..
· 初阳创始人吴志坚︱十年办学,一路踩坑
· 2023•初阳蒙氏夏令营..
· 初阳蒙小•五一宇宙教育独..

在教学内容上,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基础并重。主干课程有三类:
1、传统国学课程:以原典为中心,培养学生研读能力,文史常识教育贯穿其中。
从第二年开始,实行导师制,培养研究和写作能力。
2、英语及西方文化课:全外教授课,全英语教学。
3、常识与实践课程:泛读、美术、音乐、体育、科学、地理等。

国学课程由国内一流大学相关专业博士学位获得者,或副教授以上专家授课。英语及西方文化课由外教授课。  
初阳书院国学国际班QQ咨询:2284475192
邮箱:cycollege@163.com
欢迎来校参观或观看教学展示。

 
首 页 >> 详细信息


考试的科学化应当成为教育改革的切入点

2012/10/11 关注人数:3002

 作者:吴志坚


 
        教育是我们这个社会焦虑的焦点之一,尤其是中学教育。中考和高考像两座大山压在孩子头上,从教育主管部门,到学校,到家长,所有人都感到痛心,更不用说孩子,他们最终承受了一切。但似乎所有人也都感到无能为力。仔细一想,这是很奇怪的:既然所有相关人都是受害者,很少有受益者,那么,这一切到底是为什么呢?当然,答案也很简单:学校、家长无非想让孩子一步一步享受到宝贵而稀缺的“优质”教育资源——所谓的重点高中,重点大学等等。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所有人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孩子终于进入大学,他们却基本耗尽了内在学习动力,只想着“休息”和“放松”(有点可笑的是,很多中学教师居然就是这样鼓励学生的:现在吃点苦,到大学就享福了!)。这让大学也理直气壮地把大学教育的失败归咎于中学教育。
        于是人人咒骂“万恶”的应试教育,更有人提出取消考试,解放孩子。事实上,已经有地方在这样做了,比如贵州,据说,正在试验取消中考。显然,这样的做法有合理的一面,它基于以下认识:我们的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已经被考试绑架,丧失了其部分应有的教育功能,在很多情况下,甚至走向了教育的反面。
        不过,如果我们冷静下来考虑,考试果真能废除吗?答案却只能是:不能。必须承认所有社会都是分层的,社会各层之间是流动的,其流动有一定的机制。无论何种机制,社会流动越是依据社会成员个人的德行才能,社会就会健康;社会越健康,它也越稳定。当今社会的大患,在于既得利益阶层形成的机制化和固定化,换句话说,就是社会流动的凝滞和僵化,这是非常危险的。而考试恰恰是少数仅存的公开且相对公平的社会选拔机制之一。如果废除考试制度,后果不堪设想。一个值得借鉴的历史教训是,清末新政废除科举制造成社会流动壅滞,社会与政权离心离德,最终成为政权崩溃的重大原因之一。
        从这个角度说,应试乃教育题中应有之义,应试教育的问题并不在应试本身。只要相对匮乏的资源仍然需要通过考试来分配,考试必然会成为教育的指挥棒,而应试教育仍将不可避免。那么,问题在哪里呢?我认为,我们的问题不在于过分重视考试,恰恰相反,我们的问题在于事实上的不重视考试。
        就拿考试中的最关键的一环——考试命题来说,所有的考试参与者,命题者、教师、学生,都很清楚:考题出在考纲内,考纲又根据教材。就命题而言,只要在教材考纲这个螺蛳壳内,任何挖空心思,争奇斗艳都是可以的。事实上,也不能不挖空心思,因为教材就那么些东西,不偏、不细、不活,就出不了题目。过去科举考试考八股文也是这样的,“考试大纲”是钦定的朱子《四书章句》,就那么几万个字,出来出去出重了,只好截头去尾,乱搭前后,叫作“无情截搭”,甚至作为古籍每章开始标识的小圈圈也被拿来出题,真是“活”得有趣。我们现在的高考题目也是越出越“活”,与八股相比,“活”法虽然不同,却也已经足以“烤死”大学教授,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活”的另一面是“死”。出题范围固定死不说,更为致命的,明明是主观题,也非有个“标准答案”。当然,这个“标准答案”也是从教材中出来,不然就“超纲”了。据说,为了阅卷“客观公正”,答案更是由所谓的“关键词”组成,写到了就得分;否则,即使考生表达相同意思,而没有使用指定的“关键词”,判卷也不给分,真是良苦用心,但又是何等荒唐!就这点而言,它还远不如古代的科举,因为,科举考试有“教材大纲”,但并没有严格的“标准答案”,考官们也大多是饱学大儒,不至于如此不通。据说,教育部以及各地高考命题组是不欢迎大学者的,因为他们既不“熟悉”大纲,又不会出“活”题,最要命的,还不会给题目配“标准答案”。另外,他们虽然“不会出题目”,但“架子大”,爱批评。
        出题如此,应试呢?所有人也都熟知这一套:任你千变万化,我自岿然不动;背熟教材,活学活用。方法自然是题海战术,翻来覆去,百炼成钢。
        出题是考纲教材,应试也是考纲教材。那么这个作为命题紧箍咒的考纲和教材,到底有几分合理性?这些年来,中小学教材受到广泛的批评,从种种硬伤到观念的颟顸偏激无所不有。从学术的角度评价,则是基础不扎实,知识老化,观念陈旧。尤为致命的是,学生经过这番应试训练,标准问题、标准答案的僵硬观念牢牢树立,与真正的学术研究精神南辕北辙,背道而驰。学术研究的本质是探索未知,即发现问题,并试图通过不同的途径解决问题,而目前应试教育恰恰与之相反。学校奉教材考纲为金科玉律,学生“乱想”即是超纲,“乱问”即是背离课本,“乱问”“乱想”,考试之大忌,不能见容于学校。但这样的教育怎能培养科学精神?钱学森世纪之问的答案大家都知道,只不过这答案令人过于尴尬,大家也都装作不知罢了。
        既然教材舛误陈旧,按照教材考纲组织命题,考试的科学性也就荡然无存;连基本的科学性都无从谈起,那么考试重要性又体现在哪儿?
        我们的教育在这里陷入一个怪圈:一方面教育围绕着考试指挥棒;另一方面,考试又被封闭在落后的教材考纲中。二者交相为用,中国孩子的大好年华和旺盛创造力就在这个怪圈中消耗殆尽。
        很多人有一种误解,以为考试内容少而固定,学生学习负担就轻,考试压力就小。其实,这是一厢情愿的想当然耳。十几岁的孩子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学习能力极强,而探索学习正可以满足其好奇心,是一件充满乐趣之事;真正枯燥的是翻来覆去炒冷饭,真正的压力来自密集的考试与考试排名。恰恰是僵死的“教材考纲”剥夺了学生学习的乐趣,成为负担和压力之源。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应试,是因为考试能够被准备,而“教材考纲”几乎天生就是专门被用于准备考试的。假如考试无庸准备,也无从准备,那么应试教育也就自然终结了。这才是考试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考试改革追求的目标。
        目前主流的教改呼声是提倡素质教育,减轻学习负担,这当然是正确的。但由于考试不可替代,更由于考试出题的不合理性,这些呼声并不能落实在教育现实中。
        针对高考的改革主要是由先前的全国统一命题改为各省自主命题,这可能是受古代科举各省主办乡试的启发。顺便说一句,清末废科以来,科举的命运极为吊诡。它一边被弃如敝履,一边却是被悄悄供奉在香案上,无论优劣,一概享之千金。比如制度设计中的区域不公问题,再如考试命题问题,都是科举时代的老问题,我们现在还是照搬。高考改革效果不如人意,关键在于考试的核心——命题原则没有改变,应试教育的弊端没有丝毫触动。这就好比乡试由行省命题,会试由朝廷命题,但换汤不换药,“教材考纲”依旧,二者没有什么差别。相反,科举制度中有些优点倒没学,比如制度的权威,严格的立法等。现在由于各省分散命题,分散管理,考试本身的严肃性反而降低。每到考试季节,各处考试弊案此起彼伏,呈蔓延之势。按照我们“一放就乱,一乱就收”的规律,估计用不了多久,教育部会收回各省高考命题权,而各省白白浪费了一次考试改革的机会。
        我认为,教育改革从考试改革下手,思路是对的,这就好比打蛇打七寸,擒贼先擒王,但改革方向有误。正确的方向首先应该是加强考试的科学性。所谓考试的科学性,就是按照所考科目本身的学科规律出题。任何学科都有其客观的基本规律、基本规范,有着本学科公认基本材料、基本方法、基本问题、基本观点,以及若干研究前沿领域,而这些内容又随着学科的发展在不断变化。我们既然让孩子学习这门学科,就应该按照这门学科自身规律来命题考试,这是由学科规律决定的,是不言而喻的。框死在僵化的教材中完全是本末倒置。至于考纲,可以有,也应该有,但不宜过细,只规定一些原则即可。
        只有将命题从现行考纲教材中解放出来,前面所说的怪圈才能破除,考试指挥棒才能发挥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作用。教育即使仍然在应试,也在一条健康的道路上。也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可能既接受公平选拔,又真正提高素质。
        事实上,按照学科规律定一个考纲,出一张准确检验学生水平的试卷并非难事,操作起来也很简单,只要礼聘一位真正深入理解本学科,爱惜自己名望声誉的学者,花上一天工夫就可以了。
        我相信,这是大部分有理想的教师梦寐以求的,从此他们可以放开手脚,按照学科自身的规律,从事真正的教育。我们也可以预见,那些两本书一本教材一本教参吃一辈子的教师肯定会激烈反对,因为他们的好日子到头了。而这,也正应该是教育改革所期望的。
        当今考试的另一个问题是,严肃性有待提高。去年研究生英语考试大面积泄题至今似乎还没有任何处理结果,今年又多处发生高考弊案。这些都还是被曝光的,已经足够触目惊心的了,那么还有多少未被曝光呢?作为制度保证,考试应该具备一定的独立性,不宜过于依附于其它部门。作为法律保证,应当制定专门的考试法,将其置于保证社会公平,维护社会健康稳定的高度来考量,而不仅仅是教育结果的检验。
        相应的,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从具体教育活动中脱身,逐步取消对教育的种种束缚,将教育交还给社会。
        比如教材,有必要吃力不讨好组织一帮半通不通的人编写,又强制推广吗?为什么不放开让学校自行编写,孩子自行选择,时间自动淘汰呢?其实用不着担心天下大乱,起码考试权还在手上,能乱到哪儿去?
        再如办学,我国向来有社会办学的优秀传统。古代随处可见的私塾、族学等等,都属社会办学,不费一分国税一颗皇粮。我国古代办学的高峰是两宋书院,也属社会办学。元代以后,书院转为官办,质量也就开始走下坡路。现在教育行政部门虽然口头鼓励社会办学,实际上对其限制甚多,更遑论与公办一视同仁。总有那么一些人,处处习惯于行政性的管制与被管制,以为一旦脱离行政管制,国将不国。这种杞人忧天貌似忠勤,实则抑制社会活力,酿造社会矛盾,祸国殃民,贻害无穷。现在即便一般家庭,对教育的期望也已经远远超出学校所能提供的,他们宁愿砸锅卖铁,也要把孩子送到国外接受教育。为什么我们的主管部门可以接受孩子出国教育,甚至争先把自己的孩子送出国,却不能允许自己的社会发展多元教育呢?放开社会办学,让家长选择吧。教育考试部门抓好考试,做好服务,其余可以坐观其成。
        中国改革开放一向从打破框框,突破限制开始,是时候拿出我们的智慧和勇气,救救孩子!他们是我们民族,我们国家真正的未来。

        作者:吴志坚,浙江图书馆教育中心主任,杭州政协特聘委员,应《杭州政协》编委邀稿撰写该文。
(作者:吴志坚)


[返回]


 
 
 
共 0 条 共 0 页 现 0/0页

姓名:
留言:
   
 
 

 

网站地图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电话:0571-87981580、13957146781
校园地址:衢州市龙游县东华街道街路28号龙游初阳书院 备案号:浙ICP备09018279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33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