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惜源:生命的作品
(为政班学生,1997年5月生)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一开始拿到这本书,就对着几个字充满疑问。所谓的“不能承受”不是我们很多人原先所想的“重”,而是“轻”;带着问题慢慢看之后,发现自己如同走进一座迷雾缭绕的山。
关于生命中的“轻、重”,我们每天都会遇到,它们陆续接踵而至,与我们相遇,我们再去解决。在我原先的理解中,“轻”就是我们每天自然而然必做的一切事情,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小事,比如:洗脸、刷牙吃饭……而“重”呢?相对就是我们所说的大事,比如在我们人生的十字路口该做的抉择。所以我们生活中做好自己的角色,承担起我们的责任,把生命中的“轻”与“重”都努力地完成好、演绎好。这就是以前我理解的“轻、重”。而书的背后封面上写了这样一段话:
“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到地上。但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性身体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那么,到底选择什么?是重还是轻?”
其实,作者最终并没有告诉我们他的选择,更没有告诉我们哪种选择是正确的。然而对于每个主人公,我们还是能从他们的故事中看到作者想要说的一些蛛丝马迹。文中托马斯和特蕾莎的结局是被压死在卡车下,这是重的征兆。他俩的人生虽不同,但他们有一点是一样的,他们活得都很“重”。他们的灵魂是破碎的、残缺的。托马斯在结束一段婚姻后,开始与他通过六次“偶遇”到的特蕾莎生活。可是,面对特蕾莎这个“摇篮里的婴儿”,虽然他是那么爱她,但他却一次又一次的在外找女人,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促使托马斯追逐女性的不是感官享乐,而是征服世界的欲念”。但其实我觉得他更想要的就是肉体的欢愉,感官上的开心。而回家后,托马斯又要编造谎言、去安慰哄骗特蕾莎,这无疑是辛苦的。他的一生并没有多少意义,并没有让他得到什么,我相信他闭眼时肯定是有遗憾的。而特蕾莎,她深深爱着托马斯,对于托马斯的出轨一味的包容,但由于害怕失去托马斯,噩梦一直伴随着他,而且她经常换地,根本原因只是想检验他是否真的爱自己,这就像一个枷锁永远捆束着她,还好有卡列宁给了他精神依靠。所以她毕生的快乐都是取决于别人,是全书中活得最累、最辛苦的人。他们没有一个明确的自己所想要的,只是跟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自己的想法。
而对于书中活得“轻”的人,我认为用“真我”一词描述比较合适。而往往活得真我的人,他更有灵魂,或者说他的灵魂会更鲜明、更完整。因为他不会轻易被周围的环境所改变,坚持他所坚持的,有着自己的想法。当然这些坚持的东西肯定要是正面的、积极的。不管遇到怎样困难的事情,他都有无穷的动力去战胜、克服它。因为他心里会有一束明亮的光,带领着他拨开一层层的烟雾,直到接近那温暖耀眼的太阳。就像西蒙以及那些革命者们,等等。在这本书中,“轻”的代表是萨比娜,并且萨比娜也是我最欣赏的,她爱托马斯,但当知道他外面还有女人时,她正确地选择离开了他。她不会像特蕾莎那样,没有托马斯就不行,她爱得自由。她有自己钟爱的工作——画画,我觉得这是她很大的支柱。她就像当代的独立女性,自重、智慧与美丽集于一身。这才是真正的美的女性,弗兰茨才会为她倾倒。
而要说全书我最喜欢的部分,那就是“卡列宁的微笑”,这一章的文字是那么优美,给人以温馨,但同时又有点哀伤。书用这个作为结尾,是令我感到意外的。卡列宁是全书最纯洁的象征,也许它的告别就预示着一切的落幕。
生命只有一次,每天都是现场直播,假如每个人的作品是一只桶,不同人决定着自己水桶重量,不管是否满意,大家都要拿得起自己的作品。所以这份重量取决于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