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媚的春光,旖旎的湖色,轻盈的步伐,活泼的身姿,欢快的童颜。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龙游初阳书院的师生们,踏着湖光山色,追慕古人风雅,寻觅杭城先贤,不亦乐乎!
初阳书院的杭州总部,坐落在西湖北岸宝石山麓、初阳台下、黄龙洞畔的浙江图书馆。龙游基地的老师同学们,从书院总部出发,翻越葛岭,登临保俶,鸟瞰西湖,烟柳画桥,风帘翠幕,水光潋滟,波光掩映,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钱塘自古繁华。西子湖畔,更是这东南形胜、三吴都会中的“璀璨明珠”。古时相传,西子湖本就是天上仙庭中的明珠,因缘际会,遗落到了人间胜地,又历经千百年间,才子佳人、文人墨客和能工巧匠的雕饰染著,成就了“人间天堂”的名胜。
穿越了西湖北麓群山,由曲院风荷鱼贯而入,经过曲曲折折的小桥,大家就抵达了横贯西湖南北的苏堤六吊桥。曲院风荷,原是南宋宫廷作坊,湖面种植大片荷花,到了夏日里,清风徐来,荷香与酒香四下飘逸,令游人身心俱爽,不饮亦醉。
苏堤春晓,早在南宋,就被列为“西湖十景”之首,堪称西湖美景的菁华所在!东临外西湖,西拥西里湖,杨柳夹岸,艳桃灼灼,更有湖波如镜,映照倩影,无限柔情。堤上的六吊桥,相传就是宋代大诗人苏轼,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构筑而成。
徒步走过这六座吊桥,对现在的孩子也是个不大不小的挑战。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孩子们坐小汽车的机会多了,平时走路的时间少了,用手机电脑的机会多了,体力劳动的时间少了,在屋里吹空调的机会多了,运动出汗的时间少了。这短短3公里的湖边漫步,恰是对那些平时缺少自然运动的小朋友,极好的锻炼!
远离了城市的喧嚣,逃脱了网络的纷扰,漫步于湖边的春色,享受着午后的阳光,仿佛湖边的小野鸭也沉醉了,静静地躺在宁静的湖面上。我们仿佛都回到了童年,回到了大自然母亲的怀抱,这大概也是西湖的独特魅力吧!
美丽的西子湖,既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明珠,更是文人雅士千百年间雕琢出的艺术珍品。江南本就是吟咏讴歌、才子辈出的斯文极盛之地,更何况是这神仙也住得的西子湖畔呢!
苏堤最南岸的花港观鱼之中,坐落着一处静谧的庭院,穿过了一片揜水园,便是自成一体的“蒋庄”。这片“园中之园”中,曾经居住过一位举世闻名、享誉中外的大名士、大贤哲的马一浮先生。
马一浮先生,被誉为“千年国粹”“一代儒宗”,更是现代史上的“新儒家三圣”之首(马一浮、熊十力、梁漱溟)。马先生早年,独居于西子湖畔,竟遍览杭州文澜阁所藏的四库全书(近四万册)。马先生的好友、当世的大名士李叔同先生(弘一法师),曾对自己的学生丰子恺先生说,一浮先生是自己极为推崇的师友,是我辈中人一辈子也及不上的。
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先生,多次力邀马先生出任北京大学文科长,均遭婉拒。上世纪30年代,已在北京大学任教的熊十力、梁漱溟先生,几至于每年暑假,都要从北京到杭州西湖边,携北大师生向马一浮先生切磋、请益。抗日战争期间,当时的国民政府(蒋中正)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特别拨款给马一浮先生,创办复性书院,保存国粹菁华,弘扬民族精神。
新中国建立后,马先生更是硕果仅存的“国宝级”的理学大师,今天的那些国学大师们,多是他老人家徒孙辈的私淑后学。今天的浙江大学校歌《大不自多,海纳百川》,就是在竺可桢老校长的邀请下,由马一浮先生起草和作词的。1949年后,周恩来总理亲自指示,专门把“蒋庄”批作马一浮先生讲学、刻书和生活之所。
这次游学,我们还有幸地拜访了“马一浮纪念馆”的负责人毛政伦老师,在而且马一浮先生生前的起居室,聆听了毛老师带来的“国学生活化”的主题的精彩讲座。
书院的孩子们,虽然年龄尚小,却能静下心来,聆听先贤遗教,享受视听盛宴,感悟人文教化,实属难得,实属难得!这充分展现了书院孩子们的优良品行和精神风貌。
今年的春季游学活动,虽然短暂而紧张,坚持走完苏堤的师生们,几乎都饿得肚子咕咕叫。当然在满头大汗、淋漓尽致的同时,大家都享受到了自然、艺术和精神的三重盛宴,满载而归,不虚此行!
二零一六年暮春四月
龙游初阳书院师生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