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阳书院小学班之诗词欣赏篇
《古诗十九首》是我给小学班开设的课程,课堂上所讲更多的是唐诗宋词。下面是一个系列讲座,题目是《唐诗中的日和月》,题目讲完,会把其他文学形式同类的题目拿来分享给孩子。
设置这个课程的目的,既可以让孩子们欣赏到最美的文字及其所构建出的画面,让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就了解什么是优美的语言;同时又指导孩子以绘画的形式来表达思想,将画与诗连接起来。连接在二者中间的那根线就是孩子的想象力。
这是孩子第三堂课的作品,这堂课我讲的是王勃的《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中的一首,全文如下: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王勃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蔡加涵的作品,这是一个非常有版权意识的孩子,特意注明“王勃作诗蔡加涵作画”。

张益铭的作品,简洁明了,画得非常用心。

富羿侨的作品,这里面可是信息量巨大哦,羿侨画一会儿,拿着诗看一会儿,然后对我说:大陈老师,我把能画的都画上了。我看了一下,不由得伸大拇指:信息量太大了。

王铁卫同学的作品隆重出场,只有两个字:很好!不但画画的不错,而且进步巨大,前两节课被我狠狠批了一顿。现在进入状态了。

下面推出小学班重量级人物张天一小同学的大作。张天一,六岁,跑起来手脚齐动,一幅忙乱的样子,跑半天回头一看,起点还在身后不远处。102宿舍的宿舍长。大家推荐他当宿舍长的理由是,他最小,我们都不敢惹他,所以只好请他当宿舍长。但据说刚刚被罢免,原因是利用手中职权欺负同学。我问天一是不是这样,天一笑眯眯地不回答。真正地宠辱不惊,大家风度。
这是天一的第一幅作品,他要表达自己跟妈妈告别的场面,我问他哪个是妈妈?他说我画的是爸爸。爸爸和妈妈画在纸上到底有什么分别?我没好问,孩子的世界我们不懂^_^

画完之后,天一下去溜达了一圈,提出了一个要求:大陈老师,我要重画一幅。我说好!于是张天一小童鞋的第二幅作品新鲜出炉了。看看那些乱草样的东西,你知道是什么吗?是风丝,代表着当时天正在刮风。天一向谁偷的艺,你们知道了吗?
这是以月亮为题材的画,你看到话中的月亮了吗?如果没有看到,就用心去感受吧,这可是我们孩子用尽洪荒之力画的哦。

孩子们需要一个快乐的成长环境,如果家长看到了,请给他们一个拥抱,孩子愿意画,愿意学,就会越来越好,不需要总去指导该怎么画。
成长是一个从不完美到完美的过程,如果你不能接受不完美,总想做他们的人生导师,那么他们就真的可能永远停留在不完美的状态。各位家长,希望你们不要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在他们心里留下太多的伤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