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班的科学是以试验为主的,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让他们去发现、了解实验背后的原理加上课后的实验报告来进行的。我们的实验报告要求是按照题目、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过程、实验结果、结论与讨论(可不写)这几块来写的。考虑到他们的年龄还比较小,比如天一同学才六周岁,所以他们的实验报告的要求是定为一周两个实验,只需要交一份实验报告即可。但即便如此,我还是很担心他们的实验报告会写得乱七八糟。后来发现,正因为他们的思维不怎么受限,所以写出来的实验报告很有意思。这次我先介绍一下两位交作业做勤劳的同学的实验报告。
这是天一同学的实验报告。鉴于天一的年龄较小,所以可以让他用图画的方式进行实验报告的表达。就像四格漫画似的,天一通过绘画的方式把实验器材、实验的过程都表达地很好。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他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是可以的,对自己参与经历的事物印象比较深刻,重新构思呈现出来的能力也还不错。
当然,一方面考虑到天一同学自己的成长,一方面也为了其他同学的健康情绪的发展(偷笑,一些交作业艰难的同学对天一作业完成的方式表示羡慕嫉妒恨),已经和天一同学商量好了,尝试写一写文字来表达实验报告。
这是天一第一次尝试的结果。虽然文字很少,但相比以前也算有所进步。
随着天一年龄的增长、认字以及书写能力的提升,相信实验报告的文字饱满度会提高的。
蔡加涵同学的作业上交率是100%的,而且及时。下面是他的实验报告。
这是热胀冷缩的实验。其实做这个实验之前,有过纠结。这个实验的操作是简单的,但是背后的原理比较复杂,涉及到了物体内的粒子运动。但是还是尝试着进行了。给他们讲小水滴汇成湖泊,在汇合成海洋;给他们讲平时看见的空气以及在一束光线下看见的空气的区别,我发现在我讲到物质(试验中是铁环)能够热胀冷缩的原因的时候,他们已经能够很聪明地想到是一些组成铁环的物质引起的。于是先粗浅的和他们说,那叫微粒。整节课下来,他们对微粒的理解肯定是处于一个很片面很浅薄的认知状态,但是对热胀冷缩的原理是理解了的,也为以后粒子这一块的进一步学习打下了浅显的基础。
这是马德堡半球实验,这个实验是一个很好玩的实验。小朋友对可以用多大的力拉开两个半球特别感兴趣。在他们试验成功以后,就问他们是什么让两个半球可以不用粘合剂就粘合在一起,大家都回答得头头是道的。这是蔡加涵事后交上来的作业,这次试验过程在他之前写的实验报告里是最清晰的一次。但是比较有意思的是,他在结论与思考里写到:大气压真的好li ha(好厉害)。很童真很可爱的说法!
之前也有提到,他的作业上交率很高,而且作业完成很及时,但是字比较歪斜,整体版面比较乱,在班级上特意表扬了版面干净整洁的几个同学,希望这样可以委婉地提醒他。也许下一次实验报告的版面会越来越干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