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初阳书院网站 初阳书院微信号:chuyangsy
首 页 关于书院 师资力量 教学活动 教学成果 初阳讲坛 招生报名 小学(蒙学班) 联系我们
 
· 研修交流促成长,学思悟行共提升︱初阳..
· 初阳学校开展性教育专题讲座:敞开心扉..
· 初阳书院中小学古诗词大赛圆满落幕
· 刘禾秋聊教育:用鼓励的眼光守望孩子
· 初阳中小学校园开放日报名︱为家庭赋能..
· 初阳创始人吴志坚︱十年办学,一路踩坑
· 2023•初阳蒙氏夏令营..
· 初阳蒙小•五一宇宙教育独..

在教学内容上,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基础并重。主干课程有三类:
1、传统国学课程:以原典为中心,培养学生研读能力,文史常识教育贯穿其中。
从第二年开始,实行导师制,培养研究和写作能力。
2、英语及西方文化课:全外教授课,全英语教学。
3、常识与实践课程:泛读、美术、音乐、体育、科学、地理等。

国学课程由国内一流大学相关专业博士学位获得者,或副教授以上专家授课。英语及西方文化课由外教授课。  
初阳书院国学国际班QQ咨询:2284475192
邮箱:cycollege@163.com
欢迎来校参观或观看教学展示。

 
首 页 >> 详细信息


陈平:君子与小人

2016/11/22 关注人数:4032

龙游基地教师  陈平

(一)

君子在今天指的是道德高尚的人,如果有人告诉我们某个人是君子,下面的潜台词就是我们对这个人可以放心。如果有人告诉我们某个人是小人,那就要警惕了,说明这个人人品堪虞,啥都能做得出来。

当然,这种话通常只能私底下说说。君子尚可,如果当着面说某人是小人,那就离动粗不远了。

在现代人心中,君子和小人是道德的两个极端。在古人那里不是这样,我说的这个古人要一直古到不仅是以道德属性区分君子与小人的那个时代为止。

怎么证明古人所讲的君子和小人跟我们今天的不同呢?这就需要一些证据。

《礼记》中有这样一句话:“赐君子小人不同日。”赐是赏赐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国家颁赏的时候,君子和小人不能安排在同一天,今天如果赏君子的话,明天就赏小人。粗看这句话没什么毛病,仔细一看就来问题了:如果按照我们今天的标准看,赏君子还好,道德高尚值得鼓励,咋小人还要赏呢?这就很难理解了。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古时君子和小人的含义跟我们现在不同。在古代君子这个词是权力联系在一起的,人们称那些参与社会管理的人为君子。

所以我们看古书的时候,看见君子两个字,不能只想到道德,还要把权力因素也打量进去,这样才能准确理解古人讲的一些话。如果不是这样,我们就会发现古人经常讲些莫名其妙的话,比如《论语》里记载了子贡讲的一段话:“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只考虑道德因素,这句话解读出来是这样的:君子的错误,就像日食月食一样,高高地挂在天上,所有的人都可以看到它。他们改正了错误,人们都对他充满了敬仰之情(钱穆先生是这样翻译的:君子有过失,好像日蚀月蚀般,他犯过时,人人可见,他改过时,人人都仰望着他)。

这样的解释会带给人许多困惑:君子是高尚的,有错必改是应该的,有什么值得仰望的?莫不成身为君子,道德高尚到一定程度,还能享受豁免权,有错可以不改的?如果有错不改,那还叫君子吗?更为可怪的是,为什么君子犯下的错误像日食月食,人人可见?莫不成君子一有了错误,就有人敲锣打鼓满世界嚷嚷?

这些都是只从道德的角度来认识君子这个词所带来的困惑。如果我们知道君子除了道德属性之外,还有权力属性就不一样了。同样是子贡的这段话,如果从君子是执政者的角度去理解,就很通畅了:因为君子是执政者,他的一言一行都涉及到民生,他的错误会给民众的生活带来苦恼,所以子贡才会讲君子之过人皆见之这样的话。

以我们现在的案例也很容易理解,前些年政府出了一个黄灯违章的交通法规,搞得网上网下都嚷嚷动了,为什么?但凡权力者的行为,影响到国计民生的,人们会立马感知的到。

最近出的塘沽大爆炸也是这样,对于政府某些不当的做法人们非常不满,网上一片声讨嘲弄之声。

这些例子都能很好地说明,子贡说君子之过人皆见之的原因,因为他针对的就是当时的这一类社会现象。

权力者是人们用税赋来豢养的,为什么还要说“更也,人皆仰之”呢?这儿的“仰”不能解释为“仰望”,也不能解释为“仰慕”,而是要解释为“期盼、渴望、盼望”一类的意思。

我们知道,日食月食在古人心目中预示着灾难。今天的人一听预报说哪天有日食月食,都兴奋得不得了。但在古人那里就不一样了,他们会感到非常地恐惧,认为这种现象是上天对人间的事物不满意,特意降下的征兆,甩脸子给人们看。所以每当出现日食月食的时候,执政的君子们都立马把自己涮得干干净净的,主动降低生活标准(沐浴斋戒),然后开始祭神,反思自己这段时间是否干了什么缺德的事情,立马向上帝忏悔,表示悔过。

如果我们对古人足够了解,就可以想象得到,在出现日食的日子里,他们一个个都仰着头,盼望日食赶紧消去。

子贡用日食月食比喻君子的过错,不但是因为它都可见,而且还因为对于普通人来讲,它还意味着灾难,人们都急切地盼着君子们赶紧出来纠正,就像仰着脖子盼望日食马上消去一样的心情。

理解了这一点,就会发现子贡讲这段话就是为了告诫当时的执政者们,在管理社会的社会要慎重,不要太任性,一旦有了错误,要赶紧改。这样理解,这段话才会有意义,放出它应有的光彩来。

对比子贡这段话,我们就会发现,今天人们对塘沽事件表达的不满也暗含了这样一种含义,不只是声讨嘲弄,还有一种期望在里头。

(二)

小人在古代有两种基本的含义,一种是指普通民众,一种是相对而言,指地位比较低的一方。

指普通民众的时候,基本相当于我们现在把整个社会的人简单地划分为公务员和普通民众。

指地位低的人的时候,都是相对的,比如孔子的弟子冉有是季氏的家臣,按照第一个标准看,他是属于君子序列的,但他跟季氏讲话的时候,有时候会自称小人。这只是说明他的地位比季氏低,而不能说明他品质恶劣。

古人经常把君子和小人比较来讲话,很多时候,并不是讲小人有多坏,君子有多好,而是说作为君子你应该怎么做。

比如《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如果我们知道君子在这里有权力的因素,就会明白,这句话是告诉人们,君子应该做到周而不比。周而不比就是要求掌握权力的执政者把所有的人放在同一个平台上,不能搞歧视。用今天的话讲,就是要以制度、法律为尺度,政府对待民众不可分三六九等,不可以有亲有疏。一个负责赈灾的官员,不能见了自己喜欢的人就多给几份,见了自己不喜欢的人给上半份,还掺上沙子,这就不是周而不比了。周指的就是周遍,不偏私。

那么小人比而不周什么意思?指的就是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喜欢谁就可以跟谁在一起,我钓了一条鱼,请好朋友一起来炖鱼喝啤酒,你没权利指责我周而不比。我们有权力选择我们的生活圈子,可以跟自己喜欢的人一起生活,交流,这样我们的生活才多姿多彩,这是属于小人的任性。

那么,作为君子是不是也可以有自己的圈子?当然可以,但必须是在回归生活本身,不行使权力的时候。作为省长,你的工资愿意给谁花是你的事情,在私下里你愿意跟谁比就跟谁比,只要你在行使省长职责的时候,别比就可以了。

如果我们不能理解这点,只从道德的角度去看待君子和小人这个词,孔子讲的这段话,就会让人感到莫名其妙,最常见的解释是“君子团结而不勾结,小人勾结而不团结”,什么时候是勾结?在什么情况下是团结?怎么判断?都是很奇怪的事情。因为这样解释很不好理解,所以有的人就从其它角度解释,比如钱穆先生,他这样理解这句话:君子待人忠信,但不阿私;小人以阿私相结,但不念信。

稍微有点古文常识的都知道,“比”和“周”的含义在这里是相对的,“忠信”和“阿私”相对么?

因为不能正确理解君子和小人在孔子那个时代的含义,所以连钱穆这样的大家,在解读论语的时候,也经常左右掣肘。

小人因为生活在当时社会的基层,加以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所以相对于君子而言,生活不那么宽裕,因此形成了一些属于这个阶层独特的特点,比如孔子就曾经这样讲:“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在这里就不能认为君子应该坦荡,小人应该戚戚,而是孔子用对比的方式,指出这两个群体的一个不同点:小人通常喜欢盘算,在利益面前,经常打一点小算盘,君子则不然。

这很正常,生活所迫。如果我像马云那么有钱,我也不在乎。

(三)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属于贤人政治的性质,贤人政治对执政者有两条最基本的要求:第一要有道德,第二要有能力。

有道德才愿意为社会服务,有能力才能为社会服务。道德与能力是构成君子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缺一不可,排名不分先后。

理解了这点,我们再去读《论语》这样的典籍就会好很多,考虑到语境的不同带来含义的变化,《论语》中君子,可以大致从以下几个角度去理解:

1.执政者。

2.想成为执政者的人。

3.道德修养和政务水平具备了相当能力,够资格参与到社会管理中的人。

在古人的理念里,一个人有道德有能力,就该出来为社会服务,所以贵族在我们的文化理念里,不但意味着地位与享乐,还表示着社会承担,他们比普通人担负着更重的社会责任。

一部《论语》,就是古代的《高级公务员道德守则》

按照制度,古代的执政者们每年都会在某个固定的时间段里去民间走访,寻找贤人纳入到自己的执政队伍当中。不过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这种制度被破坏了,有道德有能力的人未必有机会参政,能参政的人未必有能力有道德,这种现象从春秋到战国,越来越多。所以也就是从这个时期,君子这个词的含义开始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道德的含义渐浓,权力的含义在逐渐淡化。

周霄就曾这样问孟子:“古之君子仕乎?”

孟子这样回答他:“仕。传曰:‘孔子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出疆必载质。’公明仪曰:‘古之人三月无君,则吊。’”

当然,其时君子权力的颜色还为完全褪去。同样是孟子,就曾这样讲过:“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养君子。”野人在这里与小人的含义差不多,指普通民众,古代以城邑的区域划分是:内城为城,外城为郭,其次为郊,郊外为野。野人指的就是生活在野地的人们,这部分人大多从事农作,属于当时社会的基层,故古人用以代指普通民众。

君子能治野人,又需要野人养,其权力的属性一目了然。

从孟子之后,君子的权力属性就渐行渐远,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这样道德属性就占据了君子这个词的全部。

有些人不了解君子小人这个演化过程,出现了许多以今义解古文的现象,给人的感觉,古人经常说些莫名其妙的话。


[返回]


 
 
 
共 0 条 共 0 页 现 0/0页

姓名:
留言:
   
 
 

 

网站地图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电话:0571-87981580、13957146781
校园地址:衢州市龙游县东华街道街路28号龙游初阳书院 备案号:浙ICP备09018279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33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