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质彬彬
孔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我的理解,“文胜质则史”,指一个人过于文雅就会像个书呆子,注重文化而不切实际。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是典型的“文胜质则史”,忘了做人的根本。
所以要“文质彬彬”,既要有文化涵养,又不迷失自己的本性,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真正的君子。
——陈颖超
(先北班学生 1999年10月)
我觉得,“野”当中包含了真性情,“史”可以用“形式主义”来理解。“质”是比较坦率的,不加修饰的,“文”是比较委婉的。
在现实的生活当中,我还是相对“质”较多一点,但也还算平衡。不过,有时说话过于直接难免伤到别人。
我认为,做为一个人要“文”“质”均衡,达到一种中庸而平衡的状态,这种状态才算是最佳的。正如孔夫子所云: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只要其中有一种状态过了,但好好调整即可,倘若“攻乎异端”,那就终会走向极端。
——俞湉
(为政班学生 2000年11月)
文质彬彬,我的理解,在生活中应该外在与内在尽量保持一致。如果没有内涵,却因为虚荣心而表现出来,只会显得不真实、浮夸。然而,该表现的时候不表现,这就会失去很多机会。
比如我在英语口语方面,因为害怕讲错,所以往往知道怎么说也 不敢说出来,我觉得英语口苦与方面应该多和外国人交流,能说多少说多少。
——金佳霖
(为政班学生 2001年8月)
(二)博文约礼
孔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都是很必要的。这里的“礼”,不是对个人自由的约束和限制,这里的“礼”是指作为一个君子,拥有品行良好,为人谦逊温和,这是基本的礼,也就是个人自身的修养。
还有一层意思是说,基本的礼仪,也就是日常礼貌了。我觉得作为一名君子,如果可以做到博学于文,那约之以礼一定可以做的到,因为约之以礼,是孔子那个时代所具有的人与人之间交流最基本的东西。
——呼延卓依
(为政班学生 2000年3月)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相辅相成。如果不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就跟没学一样。
我认为一个人学的好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否能用在生活中。我认为这里的“礼”,不完全是对个人自由的约束和限制。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同时,每个人对自己的约束的限制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应该在对自己严格要求和对自己放松中取一个中间的度。
打个比方,一个人家里贫穷,他的父亲去世了,他就应该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来选择办一个怎样的丧礼。这个时候,礼就不是死的,其实只要尽到孝,对父亲去世感到悲痛,办的再简陋也没关系。
——金佳霖
(为政班学生 2001年8月)
我认为,“约之以礼”是有必要的。“礼”所约束的并非个人自由,更多地是一种心灵、道德、言行上的自我约束。
“礼”是道德上的规章制度,个人心中与所不同,纵然作奸犯科者,心中亦有“礼”。君子之所以是君子,正是因为心中的“礼”高于常人,并能遵守之。
——章皓凯
(为政班学生 1999年7月)
我认为,“约之以礼”毫无疑问是重要的,“礼”是一种规矩、一种约束;这种“礼”既是可以是外界强制性的,也可以是内在自己对自己的约束。
这其实很像曾子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这是一种自我反省,也是一种自我约束,这种不是法律强制性的,而是根据自己的心来出发。
个人认为,孔子乃绝代圣贤,差不多是达到了 “人礼合一”的高超境界,他说过“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可以自己去追求自己想要的所求的,却又不超出“礼”,既可以在不违背“礼”的情况下,安然自得,随心所欲地生活。
——俞湉
(为政班学生 2000年11月)
(三)富而可求
孔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我认为,金钱是可以去追求的,即使是一个地位卑微的职业,但如果你能从这个职业中找到快乐,就要坚持做下去。如果你认为你应该去做更好的职业,就应该更加努力,所以这个主要看自己如何选择。
我觉得吴亦凡比金钱更值得追求,还有那些帮助我在未来道路上生活地更好的道理之类的,比金钱更值得追求。对于我而言,家人和睦才是你最重要的,一个家庭都管理不好,更不能管理整个企业和国家。
——金佳霖
(为政班学生 2001年8月)
孔子的话就是说,富有的生活也是可以追求的,虽然从事不太好的职业,但是自己愿意做,那也可以做的很出色,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个行业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都是有意义的。
如果这个职业不是我所追求的,不是我想从事的,那我会发放弃目前这个职业,去做自己想做的是。
世界上有很多事比金钱更值得追求,理想的生活,理想的职业,理想的家庭,还有理想的人,都值得追求!
对我而言,这些都很 重要,但往往由于客观原因实现不了。
——呼延卓依
(为政班学生 2000年3月)
富而可求也,富不可求也,一字之差,差之万里。对我而言,富可求但不为仁,那便是富不可求也。
——吴崇文
(为政班学生 1998年7月)
(四)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我理想中的授课方式是探讨式的课堂,大家各抒己见,意见不同时,也能够相互包含,允许不同的观点共同存在,是一种开放式的课堂。
对于我而言,从实际出发,有一个美好幸福的未来是功利的学习目的;从自我价值出发,学到了东西,提升了自己的水平,丰富了自己的大脑,并且顺便学到了一些做人的道理。
——俞湉
(为政班学生 2000年11月)
我理想中的学习和授课方式,大概是学习轻松,又不能太轻松。我个人比较懒惰,容易产生惰性,还是需要点压力来压迫自己。
授课方式的话,就像现在一样气氛很活泼,同学们可以随意发表观点。学习的目的,当然是学到自己想学的东西,而不是为了文凭,当然也不能完全抛开文凭。
——呼延卓依
(为政班学生 2000年3月)
我理想的授课方式就是像孔子说的一样,老师需要的是让我妈自己独立思考问题,而不是不断给我们讲课,其实这是一个提高思维的不恰当方式。
如果同学独立思考问题却依然没有想法,这时候才应该给予指点,引导他往正确方向思考,然后当他明白其中道理,再让他反复练习几遍类似的题。
我觉得提高自己内涵就是学习的目的。
——金佳霖
(为政班学生 2001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