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羲和班学生 2001年5月生)
曾子和子夏他们的性格对于学问,以及他们的事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曾子是宗至,他继承了孔子的所有知识。而子夏就不是了,虽然汉代学者多认为子夏是儒家经典的主要传授者,但子夏却是儒家向法家转变的关键人物,这些都是因为生活环境造成了现在的性格。
我们可以来比较一下曾子和子夏这两个人:
孔子对于曾子的评价是“参也鲁”,从“鲁”可以看出曾子这个人很刻板,比较呆,也可以说这个人很老实。正是因为曾子的“鲁”和老实,在《说苑-建本》说:曾子芸瓜误斩其根,曾茜怒,换大杖击之,曾子扑地。因为曾子不小心把瓜也锄掉了,所以曾茜非常不开心,拿了一个大杖打曾子,把曾子打晕了。可是曾子却不埋怨他的父亲,认为这一切都是他的错,还要请父亲不要伤心。在曾子东渚里面也一样,答应别人的事要做到,尤其是小孩子,这里也可以看出曾子是个守信的人。正是从这些可以看出曾子他是一个向善的人,他继承了孔子的所有知识。曾子他还作了《孝经》和《大学》,《大学》是四书之道,儒学的入门之作。
《孔子家语》说子夏“为人性不弘”,《荀子-大略》上说:“子夏家贫,衣若悬鹑”。这与子夏从小的生活经历有关。他家里比较贫苦,衣服破破烂烂,因为从小过这样的日子,子夏对于财物就比较吝啬,气度胸襟不够宏大。因为这样他不能有足够的气度来理解孔子学说的真谛。在承继孔学时有所流弊。子夏没有领悟到儒家精神的本质。正因如此,子夏成为了儒家礼法思想向法家“法术”思想转变的关键人物。孔子曾说:“文学,子游,子夏”。这说明子夏很擅长文学方面,在《诗》和《春秋》上也很有造诣。
可见,对于文化的学习没有足够的胸襟气度,往往是一隅之见,流弊不少,小性格对于学问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很有可能向两个完全不一样的方向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