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远班金昱涵 2000年10月出生
仁政是儒家学说重点提倡的一点,孔子在世时,便提出了他自己对于仁德的理解,在当时吸引了一大批人来学习,孔子逝世后,其门人弟子又近一步补充了他的观点。孟子便是孔子之后又一位儒学大家。他游说各国,推行其仁政,其中两个重要的大国,一个是魏国,一个便是齐国。而我想写的就是孟子见齐宣王这件事了。
孟子向齐宣王推行他的仁政,借齐宣王不忍牛之心,想引导其施仁政。这里,就是孟子语言上的优点了。善于布局,循循善诱,利用细节抓住一个人的内心,将其带入自己所设的“陷阱”中。能言善辩的孟子自然让齐宣王对仁政产生了心动。
齐宣王说:“愿夫子辅吾志,名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从中便可以看出,孟子的话讲齐宣王产生了对仁政的向往,他终于肯尝试了。孟子向他证明了仁政也能强国,也能一天下。而且比起齐桓、晋文用武力霸道称霸天下,以仁政以天下要更为长久。更何况,现今齐国的武力更不足以平天下,若要以战争手段,只怕是齐宣王自身王位都难保了。
但是历史上,齐宣王最终没有使用仁政,为什么呢?在《孟子》中或许就能找到些蛛丝马迹。孟子说过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之后还说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齐宣王不是真的不能施仁政,而是有一些原因让他不愿施仁政。王终归是王,王始终碍于面子,并不能完全剖析、审视改正内心的一些问题。宣王对孟子说:“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齐宣王所之大欲,就是开拓国土,称霸天下。齐宣王会想尝试一下,并不是真的为了仁政带给人民的道德提升,而是为了仁政后的利,而不是义,齐宣王不能克制住自己本身的野心,最终还是坚持不下去了。比起秦国商鞅那样的变强,仁政图强的速度或许慢了,或许仁政已难以真正实施,相对比较理想化。但孟子的理想并不是那样的不可实现,但齐宣王未能做到推己仁心加诸一人。终于还是未能施行仁政,但同样梁惠王不也一样未能做到吗?在当时的天下形势,国君还是注重于快速发展军备,期望以战争手段解决问题的问题的思想未能得到改变,这也是仁政难以实施的原因之一。
通过齐宣王的事例,我便明白了一点,为何有仁德的人会那么少?因为只有那么少的人能够管控住自己,能够压制自己的欲望,始终将道德准则摆在很重要的位置上。齐宣王作为一国之君,自然也是难以做到这一点,他若能够突破这点,那他就算是真真正正的有德之人了,那样的话,实行仁政又有什么难的呢?